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血液病理研究

被引:10
作者
冯守明 [1 ]
杨先乐 [2 ]
李军 [1 ]
王蓉 [1 ]
赵燕超 [1 ]
机构
[1]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2]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血液病理; 白斑综合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5.4 [各种虾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对自然发病、投喂和注射感染的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spotsyndrome,WSS)血液病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感染方式患病对虾的血液病理变化相似,表现为:1.患病对虾血细胞总数、透明细胞数量极显著减少,小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极显著增加。2.显微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涂片中血细胞明显减少且分布不均匀,破损或解体的细胞增多,呈典型的溶血状态。3.超微病理变化表现为,大部分血细胞坏死,少数血细胞呈不典型的凋亡。患病对虾的血细胞核中可见大量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粒子。病理变化表明血细胞是WSSV的主要靶细胞。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对虾血淋巴抗凝剂的筛选 [J].
蒋琼 ;
王雷 ;
罗日祥 .
水产学报, 2001, (04) :359-362+392
[2]   实验感染白斑杆状病毒(WSBV)的斑节对虾血液病理学研究 [J].
张吕平 ;
胡超群 ;
吴灶和 .
热带海洋, 2000, (03) :1-7+97
[3]   四种对虾血细胞组成及超微结构 [J].
陈平 ;
黄槐 ;
池信才 ;
吴定虎 ;
陈细法 .
水生生物学报, 1998, (02) :158-163
[4]   中国对虾血细胞及其免疫研究 [J].
李光友 ;
王青 .
海洋与湖沼, 1995, (06) :591-597+689
[5]   中国对虾疾病与免疫机制 [J].
李光友 .
海洋科学, 1995, (04) :1-3
[6]  
张丰德,王秀玲主编.现代生物学技术[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