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期路域生态区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宝(鸡)天(水)高速公路为例

被引:12
作者
巨天珍 [1 ]
石垚 [2 ]
安黎哲 [3 ]
徐世键 [3 ]
张宋智 [4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路域生态区;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种群数量统计分析; 种群扩展最近邻体分析; 种群点格局分析; 宝(鸡)天(水)高速公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分析了宝(鸡)天(水)高速公路建设地区植被生态环境特点,结合道路工程建设标段划分和小陇山各林场分布现状,对沿线路域生态系统进行了三级分区:其中一级路域生态区分别是麦积林场路域生态区、党川林场路域生态区、百花林场路域生态区和东岔林场路域生态区。最后,选择花石山1#隧道路域生态带(段)作为本次研究的典型案例区,通过对该路域生态带(段)内的植物群落进行细致调查,并应用种群数量统计分析、扩展最近邻体分析和点格局分析3种方法,选择该路域生态带自然植被类型的地带性种群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非地带性种群华山松(Pinus armand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人工群落的建群种种群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进行了分布格局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路域生态区内各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尺度变异性,如地带性种群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在0~10m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10~20m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大于20m尺度上表现为均匀分布,等。通过路域生态区内的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也对公路施工后的植物生态修复和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定思路,为路域环境监测提供了生物因子方面的对比资料,最终为更合理的保护路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365 / 33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从城市规划角度浅议城市道路噪声污染问题解决途径 [J].
巨天珍 ;
屈鹏举 ;
石培基 ;
石垚 ;
常成虎 .
中国环境监测, 2006, (05) :95-98
[2]   区域综合交通网点轴型开发模式应用研究 [J].
罗红刚 ;
雷鸣涛 .
公路, 2006, (10) :122-127
[3]   基于FHWA的兰州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建立 [J].
石垚 ;
巨天珍 ;
温飞 ;
常成虎 ;
王勤花 ;
曹春 ;
吴永红 ;
贾丽 ;
任正武 ;
杨泓 ;
陈源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9) :1568-1575
[4]   甘肃小陇山锐齿栎种群结构分析 [J].
王勤花 ;
巨天珍 ;
常成虎 ;
曹春 .
广西植物, 2006, (01) :38-42
[5]   路域生态系统建设原则 [J].
秦志斌 ;
刘朝晖 ;
李宇峙 ;
边耀璋 .
公路交通科技, 2005, (08) :152-154
[6]   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研究——以广州为例 [J].
毛蒋兴 ;
闫小培 .
地理科学, 2005, (03) :3353-3360
[7]   种群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 [J].
王本洋 ;
余世孝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2) :235-241
[8]   中国道路网与生态系统破碎化关系统计分析 [J].
李双成 ;
许月卿 ;
周巧富 ;
王磊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5) :78-85+110
[9]   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 [J].
宗跃光 ;
周尚意 ;
彭萍 ;
刘超 ;
郭瑞华 ;
陈红春 .
生态学报, 2003, (11) :2396-2405
[10]   长株潭公路系统土壤铅累积分布格局及其植物对铅累积状况的研究 [J].
李湘洲 ;
祝浩 .
环境保护, 2003, (09)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