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与分区研究

被引:20
作者
向旬 [1 ]
王冀 [2 ]
王绪鑫 [3 ]
徐琪 [4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 鞍山市气象台
[4] 民航江苏空中交通管理分局
关键词
极端气温指数; 聚类统计检验; 旋转主分量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61—2000年全国550个台站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计算出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并对两个指数分别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极端气温指数的前2种模态基本代表了该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的第一特征向量的荷载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全区为一致的增加和减少趋势,并且在时间变化上存在着明显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REOF和CAST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进行分区,将全国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分别分成11个和10个变化区。经过验证发现该方法既克服了前者确定荷载值界限的主观性,又避免了后者选择气候中心的不确定性,使区划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魏凤英编著.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