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支槽与孟加拉湾风暴结合对一次高原暴雪过程的影响

被引:47
作者
索渺清 [1 ,2 ]
丁一汇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3]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南支槽; 孟加拉湾风暴; 高原暴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NcAR逐6 h 1°×1°。再分析资料与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7年11月云南德钦高原暴雪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南支槽与孟加拉湾风暴结合对高原东南部强烈天气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1)在南支槽和孟加拉湾风暴结合的天气尺度条件下,槽前偏南风低空急流受高原大地形阻挡产生的高原切变线是高原暴雪的直接影响系统;(2)由于地形和冷空气的作用,上升运动向北倾斜使高原对流层中上层首先出现上升运动,整层上升运动在高原切变线和次级环流上升支的共同作用下强烈发展。孟加拉湾风暴北上与南支槽结合、高原切变线北移和风暴低压临近使德钦上升运动出现三次增强;(3)南支槽前偏南风低空急流向北输送水汽,部分水汽被抬升到高空,部分水汽绕过高原东南角向下游输送。高空水汽经高原上空沿着高空西风急流向下游远距离输送。高、低空水汽通道不重合往往会影响高原及其下游强降水落区的预报。受高空水汽输送影响,高原东南部纵向岭谷区具有高层大气最先增湿的特征,近地层水汽通量长时间强烈辐合有利于高原暴雪的形成;(4)上游冷空气沿南支西风到达孟加拉湾,促使南支槽加深和维持有利于引导盂加拉湾风暴北上,南支槽前偏南风低空急流把暖湿空气输送上高原,同时横槽转竖冷空气从高原南下,冷暖空气在德钦交汇形成强锋区也是暴雪产生的一个有利条件。(5)高原暴雪的锋区结构具有中纬度锋面天气特征,在暴雪发生的锋区附近,满足倾斜位涡发展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33 / 10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1980-2010年西藏高原大到暴雪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 [J].
林志强 ;
假拉 ;
薛改萍 ;
普布次仁 ;
许建华 .
高原气象 , 2014, (04) :900-906
[2]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Akash(0701)对我国西南地区强降水过程的影响分析 [J].
吕爱民 ;
文永仁 ;
李英 .
大气科学, 2013, 37 (01) :160-170
[3]   2009年秋季冀中南暴雪过程的地形作用分析 [J].
张迎新 ;
姚学祥 ;
侯瑞钦 ;
李宗涛 ;
裴宇杰 .
气象, 2011, 37 (07) :857-862
[4]   “070304”东北特大暴雪的分析 [J].
孙欣 ;
蔡芗宁 ;
陈传雷 ;
贾旭轩 ;
乔小湜 .
气象, 2011, 37 (07) :863-870
[5]   孟加拉湾风暴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J].
周国莲 ;
普贵明 ;
高敏琪 ;
李磊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S1) :70-74
[6]   2008年10月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区域暴雪过程及气候背景分析 [J].
周倩 ;
程一帆 ;
周甘霖 ;
王式功 ;
尚可政 ;
杨德保 .
高原气象, 2011, 30 (01) :22-29
[7]   近50年来东北地区暴雪时空分布特征 [J].
董啸 ;
周顺武 ;
胡中明 ;
王传辉 ;
王秀萍 .
气象, 2010, 36 (12) :74-79
[8]   孟湾风暴影响高原暴雪的个例分析:基于倾斜涡度发展的研究 [J].
王子谦 ;
朱伟军 ;
段安民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703-711
[9]   孟加拉湾风暴时空分布和活动规律统计特征 [J].
段旭 ;
陶云 ;
寸灿琼 ;
郭世昌 ;
吕林宜 .
高原气象, 2009, (03) :634-641
[10]   冬半年副热带南支西风槽结构和演变特征研究 [J].
索渺清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2009, 33 (03) :42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