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bor与上证指数的动态逻辑研究:基于货币政策调控的视角

被引:8
作者
顾巧明
机构
[1] 上海国际集团
关键词
SHIBOR; 格兰杰因果检验; 波动溢出; 多元GARCH;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51 [];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020101 ; 020203 ;
摘要
本文以金融危机为分界点,选取2007-2010年的数据,研究了Shibor与上证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背后所体现的货币政策逻辑含义。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Shibor与上证指数的波动溢出效应逐渐增强。政策含义是:shibor发展较快,已经具备了基准利率的功能,这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管理层可以利用shibor与上海指数的内在逻辑关系,改善和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理顺和规范Shibor决定机制的思考 [J].
胡海鸥 ;
赵慈拉 .
上海金融, 2008, (09) :30-33
[2]   中国股市与世界其他股市之间的大风险溢出效应 [J].
洪永淼 ;
成思危 ;
刘艳辉 ;
汪寿阳 .
经济学(季刊), 2004, (02) :703-726
[3]   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关系 [J].
蒋振声 ;
金戈 .
世界经济, 2001, (10) :32-35
[4]   关于股价、利率、汇率的研究 [J].
贾永言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1999, (06) :33-35
[5]   利率、成交量对股价波动的影响——GARCH修正模型的应用 [J].
王军波 ;
邓述慧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9, (09) :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