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母语背景的外国学生汉字知音和知义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50
作者
江新
机构
[1]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 汉字; 知音; 知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95 [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外国学生对汉字知音和知义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学习汉语的74名日本、韩国、印尼、美国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纸笔测验的方法,要求被试写出30个已学过的汉字的拼音和意思。结果显示,日本、韩国学生的汉字拼音成绩和意义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相关,而印尼、美国学生汉字拼音和意义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表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学习汉字时对汉字知音和知义之间的关系,随学生母语背景不同而变化,有表意文字背景的日韩学生记忆汉字的意义可能不依赖汉字的正确读音,而表音文字背景的印尼、美国学生记忆汉字的意义则可能依赖汉字的读音。这个结果支持“母语的正字法影响第二语言的文字加工”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汉字的视觉识别过程:对形码和音码作用的考察 [J].
谭力海 ;
彭聃龄 .
心理学报, 1991, (03) :272-278
[2]   汉字读音中的音似与形似启动效应 [J].
张厚粲 ;
舒华 .
心理学报, 1989, (03) :284-289
[3]  
汉语会话301句[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康玉华,来思平编著, 1999
[4]   ORTHOGRAPHIC AND PHONOLOGICAL ACTIVATION IN RECOGNIZING CHINESE CHARACTERS [J].
CHEN, HC ;
DARCAIS, GBF ;
CHEUNG, SL .
PSYCHOLOGICAL RESEARCH-PSYCHOLOGISCHE FORSCHUNG, 1995, 58 (02) :14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