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被引:205
作者
侯英勇
王坚
朱雄增
杜祥
孙孟红
郑爱华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上海,上海,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叶瘤; 病理学,外科;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类; 抗原,CD34;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 [消化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良恶性参考指标。方法 用CD117、CD34等抗体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原发性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进行研究 ,确诊 76例GIST ,并结合随访资料 ,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GIST均为成年人 ,年龄 32~ 81岁 (平均 5 4岁 ) ,男性 39例 ,女性 37例 ,发生于胃 34例 ,小肠 2 3例 ,结肠 2例 ,直肠 17例 ,最常见症状为腹部肿块、腹部胀痛不适及消化道出血。黏膜下生长者 3例 ,浆膜外生长者 2 5例 ,余 4 8例主要位于肌壁。大体上 ,肿瘤较易出现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镜下观察 ,梭形细胞型 4 6例 ,上皮样细胞型 9例 ,梭形 /上皮样细胞混合型 2 1例 ,呈交叉束状、弥漫片状、栅栏状、漩涡状、小巢状、器官样及假菊形团样排列 ,瘤细胞胞质空亮、淡伊红、轻至中度嗜伊红及略嗜碱 ,核梭形、卵圆、圆形或镰状。CD1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 98 7%、6 8 4 % ,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 10 0、蛋白基因产物 9 5呈片状或局灶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2 5 0 %、19 7%、2 3 7%、17 1% ,波形蛋白均阳性 ,结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蛋白均阴性。 76例GIST中 ,良性 9例 ,交界性 19例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胃肠道雪旺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J].
侯英勇 ;
郁敏 ;
杜祥 ;
王坚 ;
朱雄增 .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1, (04) :16-18+77
[2]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definition, clinical, histological,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molecular genetic feature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J] . Markku Miettinen,Jerzy Lasota.Virchows Archiv . 2001 (1)
[3]  
Preferential localization of c- kit product in tissue mast cells, basal cells of skin, epithelial cells of breast,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and seminoma/dysgerminoma in hum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n formalin-fixed, paraffin-embedded tissues[J] . Y. Tsuura,H. Hiraki,K. Watanabe,T. Suzuki,S. Igarashi,K. Shimamura,T. Fukuda,T. Seito.Virchows Archiv . 199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