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大豆插入位点分析及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4
作者
郭娜娜 [1 ]
吴辉 [1 ]
于晓惠 [2 ]
黄惜 [1 ]
陈银华 [1 ]
彭明 [2 ]
机构
[1] 海南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LEC1基因; 事件特异性检测; TAIL-PC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TAIL-PCR方法研究转基因大豆外源基因LEC1插入位点序列特征,并根据此特征建立了LEC1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依据正义表达载体上T-DNA区段侧翼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简并引物,获得4个同源序列。对获得的序列进行Blastn分析发现,p69、p148、p225均为载体T-DNA区段一部分,未见大豆基因组序列;P217插入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长863 bp,其中T-DNA左边界序列长143 bp,720 bp为大豆基因组片段,与大豆光系统II类囊体膜蛋白(Thylakoid membrane proteins)的206-926区段同源性为99%,这表明,外源DNA插入了大豆基因组中类囊体膜蛋白编码区的206位。根据分离的序列建立事件特异性定性检测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277 bp。该事件特异性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良好的灵敏性,为转基因大豆品种LEC1的身份识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527 / 15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安全性和检测研究现状
    王孝研
    李妍
    孙长华
    [J]. 大豆科技, 2009, (03) : 63 - 65
  • [2] 转录调控基因GmLEC1的cDNA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朱红林
    沙爱华
    符秀梅
    李小靖
    陈银华
    单志慧
    邱德珍
    周新安
    [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 (01) : 64 - 68
  • [3] 转基因大豆现状和存在问题
    谢甫绨
    [J]. 新农业, 2009, (01) : 13 - 15
  • [4] 进境谷物中转基因油菜籽RT73的定性定量检测
    张舒亚
    潘良文
    田风华
    [J]. 检验检疫科学, 2006, (01) : 51 - 54
  • [5] 转基因大豆发展现状与中国的对策
    王岫芳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2) : 431 - 434
  • [6] 油菜的转基因育种
    官春云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5, (01) : 97 - 103
  • [7]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的分子鉴定
    张洁夫
    浦惠明
    戚存扣
    高建芹
    陈新军
    傅寿仲
    [J]. 江苏农业科学, 2004, (05) : 23 - 25+82
  • [8] 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的实用PCR检测方法
    潘爱虎
    张大兵
    潘良文
    陈家华
    袁政
    梁婉琪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7) : 856 - 860
  • [9] 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中FMV 35S启动子的检测研究
    潘良文
    陈家华
    胡永强
    沈禹飞
    [J]. 生命科学研究, 2001, (03) : 225 - 229
  • [10]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美)J.萨姆布鲁克(JosephSambrook);(美)D.W.拉塞尔(DavidW.Russell)著;黄培堂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