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坪2~#隧道洞口段减震措施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33
作者
李育枢
李天斌
王栋
徐华
刘吉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隧道洞口段; 减震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5.4 [施工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国道318线黄草坪2#隧道进洞口段为原型,开展减震措施的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首先系统介绍整个试验方案,包括试验装置、模型相似设计、模型箱体设计、相似材料设计、测试方案和地震输入及加载制度。然后,结合试验结果对洞口段减震设防区域进行研究,对横向减震层、纵向减震层以及加固围岩等措施的减震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一般从模型洞口进入洞内120~150 cm(对应原型48~60 m)后,地震反应逐步趋于平稳,该范围是隧道减震设防的重点区域。设置横向减震层和系统锚杆加固围岩均能有效减少衬砌的动土压力和加速度反应,而且加固围岩的效果相对弱于设置横向减震层。通过合理设置纵向减震层间距,可将衬砌动应变量级降低至工程安全可接受水平。最后提出,对山岭隧道洞口段进行地震安全设计时,应该在上述认识基础上采取综合减震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128 / 11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盾构隧道抗震设计计算的解析解 [J].
张栋梁 ;
杨林德 ;
谢永利 ;
刘保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3) :543-549
[2]   强震区隧道洞口段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J].
朱长安 ;
高波 ;
索然绪 .
现代隧道技术, 2008, (01) :48-52+62
[3]   公路隧道衬砌断面型式模型试验研究 [J].
来弘鹏 ;
谢永利 ;
杨晓华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06) :740-744
[4]   地下结构震害类型及机理研究 [J].
王秀英 ;
刘维宁 ;
张弥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1) :59-62
[5]   超大型地下洞室群的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J].
陈健云 ;
胡志强 ;
林皋 .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04) :494-498
[6]   地下铁道震害与震后修复措施 [J].
季倩倩 ;
杨林德 .
灾害学, 2001, (02) :32-37
[7]   强震区隧道洞口段的动力特性研究 [J].
周德培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98, (01) :3-5
[8]   隧道及地下结构物抗震问题的研究概况 [J].
潘昌实 .
世界隧道, 1996, (05) :7-16
[9]   强地震作用下铁路隧道衬砌耐震性的研究 [J].
邵根大 ;
骆文海 ;
李福庭 ;
张瑞龙 .
中国铁道科学, 1992, (02) :92-109
[10]  
山岭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D]. 李育枢.同济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