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理事会的“努克标准”和中国的北极参与之路

被引:39
作者
郭培清 [1 ,2 ]
孙凯 [1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2]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北极治理; 北极理事会; 努克标准; 国际制度; 全球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3.5 [海洋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2012年,北极理事会努克会议通过《北极高官报告》,提出欲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必须承认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苛刻要求。该标准有明显的内在逻辑缺陷,并面临着法律适应性的挑战,因此缺乏可操作性。然而,北极理事会是北极地区一个高水平的政府间论坛,中国作为非北极国家,接受这一标准成为观察员,可以获得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平台和丰富信息资源,而接纳中国为观察员也是北极国家基于现实考量的双赢选择。但北极理事会在北极治理的很多方面功能有限,其观察员席位的价值亦不可过度解读。中国可以承认北极国家符合国际法准则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充分利用包括北极理事会在内的所有与北极相关国际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领域并探索新的身份认同,加强与其他观察员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北极国家通过多渠道开展双边合作,按照自身能力,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拓开中国的北极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9+159 +159-160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试析北极理事会的功能转型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J].
程保志 .
国际论坛, 2013, (03) :43-49+80
[2]   外大陆架划界中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在北极的国际实践 [J].
桂静 .
法治研究, 2013, (05) :110-117
[3]   北极问题与中国的政策 [J].
唐国强 .
国际问题研究, 2013, (01) :15-25
[4]   北极治理机制变迁及中国的参与战略研究 [J].
孙凯 ;
郭培清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2, (02) :118-128
[5]   北极理事会与北极国际合作研究 [J].
陈玉刚 ;
陶平国 ;
秦倩 .
国际观察, 2011, (04) :17-23
[6]  
跨越制度边界的互动[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王玮, 2012
[7]  
北极航道的国际问题研究[M]. 海洋出版社 , 郭培清, 2009
[8]  
丹麦称中国对北极有合法利益,希望中国承担义务. 战略网 . 2013
[9]  
北极航道的国际问题研究. 郭培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