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在校大学生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性行为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被引:7
作者
王雷 [1 ]
齐亚莉 [2 ]
赵大力 [3 ]
刘彦军 [4 ]
谢忠伟 [3 ]
机构
[1]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 吉林(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4] 长春市人民医院放疗科
关键词
MSM人群; 大学生; 性行为; 影响因素;
D O I
10.16506/j.1009-6639.2015.06.019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通过探讨吉林省在校大学生中,男男同性性行为(men who hawe sex with men,MSM)人群形成的影响因素,为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同伴推荐滚雪球方法征募来自吉林省各大高校在读大学生有同性性行为者100名,无同性性行为者200名,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组与对照组影响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MSM大学生与对照组在家庭成员有同性恋倾向或行为、母亲强势、父母感情不合、从小被当成女孩抚养、具有恋母情节、青春期遭受到同性骚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3、0.004、0.000、0.001、0.000、0.010,P均<0.05)。MSM大学生同性恋性性行为与家庭因素、生长经历、家庭和社会环境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男男性行为人群双性性行为的发生及影响因素 [J].
李朋 ;
张枭 ;
毛军 ;
孙乔 ;
肖绍坦 ;
黄星 ;
宁镇 ;
Sarah Jane Steele ;
Ted Myers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2, 29 (06) :400-402
[2]   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发展的质性研究 [J].
杨玲 ;
谢远俊 .
中国性科学, 2011, 20 (05) :42-45+58
[3]   男男性行为者歧视经历及感受现状分析 [J].
王毅 ;
张洪波 ;
徐杰 ;
李志军 ;
张光贵 ;
杨宏武 ;
樊静 .
实用预防医学, 2010, 17 (04) :636-639
[4]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队列随访中高危行为变化的调查研究 [J].
张政 ;
李清春 ;
李书明 ;
周振海 ;
李东亮 ;
罗凤基 ;
杨烨 ;
梁红元 ;
阮玉华 ;
邵一鸣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9, 15 (06) :586-588+591
[5]   同性恋认同发展的理论模型述评 [J].
刘俊 ;
张进辅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2) :403-413
[6]   男男性接触者和艾滋病 [J].
郑煜煌 .
家庭医学, 2005, (12) :45-45
[7]   深圳市114例男性同性恋者高危行为调查 [J].
陶晓燕 ;
蔡文德 ;
蔡于茂 ;
魏安业 ;
黄广文 ;
宋丹 .
现代预防医学, 2004, (02) :247-248
[8]   中国部分城市2004年1389例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 [J].
张北川 ;
曾毅 ;
许华 ;
李秀芳 ;
周生建 ;
李辉 ;
廖留妹 ;
张晓梅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