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3 条
福建龙岩大洋-莒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41
作者:
张承帅
[1
]
苏慧敏
[1
]
于淼
[1
]
胡兆国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来源: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大洋-莒舟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Nd-Sr-Pb同位素特征;
福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马坑铁矿是一个大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大洋、莒舟花岗岩分布于铁矿东西两侧,与铁矿关系密切。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测得莒舟花岗岩年龄为129.6±0.8Ma,MSWD=2.3,利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法测得大洋花岗岩年龄为132.6±1.3Ma,MSWD=1.3,它们都形成于早白垩世,与马坑铁矿辉钼矿Re-Os年龄(130~133Ma)一致。大洋-莒舟花岗岩具高硅、富碱、贫钙镁和高分异指数等特点,属弱过铝或准铝质花岗岩;岩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并缓向右倾斜,呈明显铕负异常的"V"型展布;微量元素具有Rb、U、Th、La等元素强烈富集而Ba、Sr、P、Ti等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大洋岩体的(87Sr/86Sr)ⅰ值变化于0.70878~0.71349之间;εNd(t)值变化于-7.2~-8.6之间,fSm/Nd=-0.27~0.16,t2DM=1511~1637Ma,(206Pb/204Pb)i=18.588~18.955,(207Pb/204Pb)i=15.660~15.682,(208Pb/204Pb)i=38.935~39.168,μ值介于9.54~9.59,ω值介于36.77~38.13。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大洋-莒舟花岗岩属于高分异壳源型花岗岩,形成于岩石圈减薄的背景下。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元古代地壳物质,有EMⅡ型富集地幔组分的参与,使花岗岩的地壳留存年龄的降低(1.51~1.63Ga)。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42
页数:1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