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酚酸及地塞米松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黄海东
刘志红
刘浩
陈朝红
黎磊石
机构
[1]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霉酚酸; 地塞米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3.2 [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比较霉酚酸、地塞米松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上述免疫抑制剂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来源的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 ,利用体外血管生成体系观察 2种免疫抑制剂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 ,同时利用划伤愈复测定、3 H TdR掺入率及粘附能力测定实验分别观察其对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粘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 霉酚酸酯能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此外霉酚酸酯还表现出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能力 ,而地塞米松对此则无显著影响 ;对于粘附能力 ,2种免疫抑制剂均未表现出显著的效应。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霉酚酸较地塞米松表现出更强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霉酚酸的上述特点可能是其在多种伴血管炎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较显著疗效的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霉酚酸酯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肾组织病理的变化 [J].
王金泉 ;
刘志红 ;
胡伟新 ;
陈惠萍 ;
周虹 ;
唐政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0, (01) :18-22
[2]   霉酚酸酯治疗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 [J].
胡伟新 ;
刘志红 ;
陈惠萍 ;
唐政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8, (06) :3-7+91
[3]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ligands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angiogenesis in vitro and in vivo. Xin XH, Yang SY, Kowalski J, et 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