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成因的社会物理学解释——社会燃烧理论的引入

被引:49
作者
单飞跃
高景芳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燃烧理论; 社会情感;
D O I
10.16538/j.cnki.jsufe.2010.06.001
中图分类号
C912.68 [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群体性事件属于公共危机,是中国当代社会利益博弈的极端性方式,是社会情感之结的破坏性消解手段。依社会燃烧理论分析,不平衡性主导的社会矛盾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燃烧物质",不对称性主导的社会舆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助燃剂",突发性主导的具体冲突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导火索"。社会燃烧理论的引入,有助于社会矛盾的沸点控制,有助于科学防范、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以实现社会体温正常、社会体态正常。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转型与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比)热若尔·罗兰(GerardRoland)著, 2002
[2]   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附视频 [J].
于建嵘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4) :10-13
[3]   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 [J].
牛文元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1, (01) :15-20
[4]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J].
孙立平 ;
王汉生 ;
王思斌 ;
林彬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47-62
[5]  
反思2008[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王宏伟, 2009
[6]  
身份的焦虑[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 德波顿 (Botton, 2007
[7]  
乌合之众[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法) 勒庞, 2004
[8]  
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M]. 法律出版社 , 何兵著, 2003
[9]   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综合分析框架下的再考量 [J].
童星 ;
张海波 .
学术界, 2008, (02) :35-45
[10]   刑法的困境与宪法的解答——规范宪法学视野中的许霆案 [J].
白斌 .
法学研究, 2009, 31 (04) :1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