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创新力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5
作者
陈云伟
邓勇
陈方
丁陈君
郑颖
方曙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3] 不详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科学家; 创新力; 六元模型; 工业生物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53.1 [情报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G316 [科学工作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意义]开展科学家创新力评价工作对资源匹配、人才引进、人才评价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当前针对科学家的评价指标多为单一指标,综合性指标研究较少,不能全面衡量科学家的创新力。为此,本文的目的是在借鉴现有创新力和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设计用于科学家创新力评价的综合性模型。[方法/过程]在文献15所构建的科研单元创新力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科学家创新力的实际特点并考虑可操作性,设计出包含了人才计划、SCI论文数、授权发明专利数、复合合作强度、篇均被引频次和国际任职等6个指标的科学家创新力评价模型。[结果/结论]论文在实证分析部分选取中国科学院的40位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科学家进行了比较分析工作,验证了科学家创新力评价六元模型可以反映科学家的综合创新力,并克服单一评价指标的片面性问题,较为全面地呈现科学家的创新力。在应用潜力方面,该模型除适用于评价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外,还可以经适当修订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Finding topic-level experts in scholarly networks [J].
Lin, Lili ;
Xu, Zhuoming ;
Ding, Ying ;
Liu, Xiaozhong .
SCIENTOMETRICS, 2013, 97 (03) :797-819
[12]   科研单元创新力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J].
陈云伟 ;
邓勇 ;
陈方 ;
丁陈君 ;
郑颖 ;
方曙 .
情报杂志 , 2015, (05) :59-65
[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performance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chemistry [J].
Kato, Maki ;
Ando, Asao .
SCIENTOMETRICS, 2013, 97 (03) :535-553
[14]   我国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J].
李良成 ;
杨国栋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 (01) :24-27
[15]   创新人才创新力评估体系与激励制度研究 [J].
张永莉 ;
邹勇 .
科学管理研究, 2012, (06) :89-93
[16]   大学创新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与策略 [J].
徐小洲 ;
陈劲 ;
叶鹰 ;
顾建民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03) :35-39
[17]   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创新力的培养 [J].
夏安梅 .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18-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