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汽轮机配汽方式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高林 [1 ]
戴义平 [1 ]
王志强 [1 ]
徐亚涛 [2 ]
马庆中 [3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
[2] 北京国华电力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3] 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汽轮机; 配汽方式; 轴系稳定性; 流固耦合; 部分负荷;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8.35.010
中图分类号
TK263 [构造];
学科分类号
080704 ;
摘要
电网负荷的波动,使得大功率机组参与调峰运行成为必然。部分负荷工况汽轮机的调节配汽特性不仅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而且直接影响机组轴系的稳定性。该文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以某600MW亚临界机组为对象,对机组部分负荷工况时轴系在气流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机组单阀切换为顺序阀运行时轴系稳定性恶化的机理,提出了机组配汽特性的优化方案,并在机组的运行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机组单阀切换为顺序阀运行时轴系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600MW汽轮机单阀切顺序阀运行解决方案的探索 [J].
赵永林 ;
秦占峰 ;
史新刚 .
热力透平, 2007, (01) :71-75
[2]   汽轮机配汽设计的优化 [J].
于达仁 ;
刘占生 ;
李强 ;
刘金福 .
动力工程, 2007, (01) :1-5
[3]   汽轮机进汽方式对调节级叶顶间隙蒸汽激振力影响的研究 [J].
郭瑞 ;
杨建刚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01) :8-11
[4]   哈汽200 MW汽轮机配汽机构改造的技术分析 [J].
赵欣 ;
宋艳红 ;
任秀梅 ;
漆晓军 ;
王晓丹 .
黑龙江电力, 2005, (06) :420-422+431
[5]   国产600MW汽轮机配汽方式优化改造 [J].
张秀坤 ;
蒋明东 ;
苏盛波 ;
左世伟 .
节能技术, 2005, (01) :87-90
[6]   汽轮机配汽剩余汽流力对轴系影响的研究 [J].
纪海东 ;
于达仁 .
黑龙江电力, 2003, (05) :355-358
[7]   超临界压力汽轮机蒸汽激振问题分析及对策 [J].
张学延 ;
王延博 ;
张卫军 .
中国电力, 2002, (12) :4-9
[8]   蜂窝密封减振机理的实验研究 [J].
何立东 ;
袁新 ;
尹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10) :25-28
[9]   汽轮机扭叶片级间隙气流激振力分析 [J].
柴山 ;
张耀明 ;
曲庆文 ;
赵又群 ;
姚福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5) :12-17
[10]  
Computation of unsteady flow through steam turbine blade rows at partial admission. He L. In: Proceeding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t A: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London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