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困境与转型研究

被引:21
作者
陈水生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社会救助; 城市低保制度; 维生型; 发展型; 普惠型;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4.10.008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中国城市低保制度自1997年创建以来,在改善居民生活、缓解城市贫困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度设计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维生型的低保制度遭遇了诸多发展困境:政策设计存在缺陷、管理体制不合理、制度的功能异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传统社会福利理论的反思、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提出和低保制度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为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转型提供了理论与现实可能。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转型要构建普惠型、中间型与发展型救助相融合的救助制度体系,创新社会救助与就业发展的联动机制,优化低保制度的管理体制和执行机制。概言之,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价值理念是发展型,制度取向是普惠型,救助水平是中间型,这三者要有机融合,不能偏废任何一方,以构建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民众基本需求、符合福利发展规律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救助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M].郑功成; 主编.人民出版社.2011,
[2]  
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M].彭华民;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  
社会政策.[M].林闽钢; 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洪大用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5]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  
超越左与右.[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   Growth, redistribution, and welfare: Toward social investment [J].
Midgley, J .
SOCIAL SERVICE REVIEW, 1999, 73 (01) :3-21
[8]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评估方法——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J].
祝建华 .
学习与实践, 2013, (05) :86-94
[9]   中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回顾与评析 [J].
王海燕 ;
修宏方 ;
唐钧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2) :22-27
[10]   建国6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 [J].
刘喜堂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9 (04)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