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国的视角

被引:52
作者
胡键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关键词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传统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是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中国化"表达,但二者又存在很大的差别。正是由于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化的学术概念,中国学术界十多年的研究也是大相径庭的,不同学者从各自的学科出发对文化软实力进行了阐释,形成了对文化软实力的不同理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人文精神,即"重天道"、"法自然"、"尚人道"的人本主义、反省自求提升自我的内省主义、"尚中贵和"的"中和"思想、"克己复礼"的礼仪主义。这是"中国品格"所在,也是世界普存的"中国元素",它们不仅能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柔性,而且作为资源要素也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元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社会进行价值整合和规范整合,从而达到塑造中国全新自我的目标。这些思想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同时在经过当今中国的全新阐释之后而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N].贾磊磊;.光明日报.2007,
[2]   中国软实力的兴起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J].
约瑟夫奈 ;
王缉思 ;
赵明昊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 (06) :6-12+3
[3]   《战国策》的霸权思想及启示 [J].
阎学通 ;
黄宇兴 .
国际政治科学, 2008, (04) :79-102+146
[4]   天下体系的一个简要表述 [J].
赵汀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10) :57-65+5
[5]   在全球竞争中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读田丰等著《文化竞争力研究》 [J].
单世联 .
哲学研究, 2008, (07) :120-124
[6]   在龙的映衬下:对中国的想象与美国国家身份的建构 [J].
王立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3) :156-173+207
[7]   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 [J].
乐黛云 .
学术月刊, 2008, (01) :10-14
[8]   自由主义化的现实主义者——对约瑟夫·奈的访谈 [J].
约瑟夫奈 ;
张哲馨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8) :70-73
[9]   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 [J].
郑永年 ;
张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7) :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