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古近纪古地貌特点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被引:22
作者
帅萍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古近纪古地貌; 断陷湖盆; 沉积; 储集岩; 济阳坳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3.01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地震和钻井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济阳坳陷古近纪古地貌特点及其对隐蔽油气圈闭储集岩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箕状断陷背景上,断裂活动、冲刷和侵蚀作用、大型沉积体推进等因素形成的多级地形坡折和不同类型的沟槽、洼地围绕着沉积和沉降中心有序地分布,构成了济阳坳陷古地貌的主要特点,控制了储集岩的类型、发育程度、分布位置和外部形态。盆地古地貌决定了物源和沉积体系的基本格局与发展历史,局部的古地貌单元决定了沉积作用发生的地理位置。其中,多级地形坡折控制了不同相带构造位置的类型及发育程度,古沟槽指示了沉积物搬运的主要方向,古洼地则是沉积作用发生的首选地点。以古地貌分析为出发点,是预测岩性圈闭储集岩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112 +1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伸展构造体系中传递带的控砂作用——储层预测的新思路 [J].
王家豪 ;
王华 ;
肖敦清 ;
韦阿娟 ;
廖远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19-25
[3]   济阳坳陷古近系多级控砂机制分析 [J].
刘震 ;
李运振 ;
赵阳 ;
汲生珍 ;
张善文 ;
吕希学 .
地质学报, 2007, (05) :701-711
[4]   辽东湾辽东带中南部古近纪古地貌恢复和演化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J].
加东辉 ;
徐长贵 ;
杨波 ;
杨香华 ;
吴小红 ;
周心怀 ;
滕玉波 ;
赖维成 .
古地理学报, 2007, (02) :155-166
[5]   沉积盆地中古地貌恢复的方法与思路——以准噶尔盆地西山窑组沉积期为例 [J].
王敏芳 ;
焦养泉 ;
任建业 ;
由伟丰 ;
杨江锋 ;
徐志诚 .
新疆地质, 2006, (03) :326-330
[6]   断陷湖盆沟谷及构造坡折对砂体的控制作用 [J].
冯有良 .
石油学报, 2006, (01) :13-16
[7]   陆相湖盆古地形、可容空间的体积变化率与层序结构的关系 [J].
纪友亮 ;
张善文 ;
冯建辉 .
沉积学报, 2005, (04) :631-638
[8]   古地貌分析在渤海古近系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徐长贵 ;
赖维成 ;
薛永安 ;
于水 ;
程建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53-56
[9]   沉积学研究对济阳断陷湖盆油气勘探开发的推动作用 [J].
李阳 ;
邱桂强 ;
刘建民 .
沉积学报, 2004, (03) :400-407
[10]   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形成机制及其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 [J].
任建业 ;
陆永潮 ;
张青林 .
地球科学, 2004, (05) :59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