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温带树种粗木质残体呼吸的时间动态

被引:12
作者
张利敏
王传宽
唐艳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粗木质残体; 呼吸; 时间动态; 温度系数; 温带树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粗木质残体(CWD)呼吸释放出的CO2(RCWD)与温度的关系是森林生态系统RCWD年通量估测的基础,是随树种和时间而变化的,但这种关系的时间动态目前尚不清楚。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测定自然条件下东北东部山区典型天然次生林中11个主要树种RCWD的时间动态,尤其注重于其日变化格局及其对温度的响应。测定树种包括:白桦、山杨、紫椴、胡桃楸、蒙古栎、色木槭、春榆、红松、黄檗、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结果表明:在测定的生长季期间,11个树种RCWD的日动态多表现为受10cm深的CWD温度(TCWD)驱动的单峰曲线日变化格局,RCWD最高值出现在13:0015:00时,明显滞后于气温(TA)的日变化。然而,在7月和8月份RCWD对温度的响应不明显,呈现出无峰或多峰的日变化格局。各树种均表现为白昼RCWD平均值高于黑夜。RCWD与TCWD、TA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但与测定前两个小时的TA相关更紧密,说明RCWD对TA响应的滞后性。RCWD温度系数(Q10)平均为2.61,但随树种和季节而变化。Q10值波动在1.74(白桦)和4.20(蒙古栎)之间,并有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粗木质残体分解碳释放的估算应该考虑RCWD温度敏感性随树种和时间的变化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126 / 31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 [J].
刘洪升 ;
刘华杰 ;
王智平 ;
徐明 ;
韩兴国 ;
李凌浩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4) :51-60
[2]   东北主要树种倒木分解释放的CO2通量 [J].
孙秀云 ;
王传宽 .
生态学报, 2007, (12) :5130-5137
[3]   土壤呼吸对温度升高的适应 [J].
陈全胜 ;
李凌浩 ;
韩兴国 ;
董云社 ;
王智平 ;
熊小刚 ;
阎志丹 .
生态学报, 2004, (11) :2649-2655
[4]   1981~200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年际变化(英文) [J].
曹明奎 ;
陶波 ;
李克让 ;
邵雪梅 ;
Stephen DPRIENCE .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05) :552-560
[5]   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分解的影响(英文) [J].
陈华 ;
Mark E.Harm on ;
田汉勤 .
生态学报, 2001, (09) :1549-1563
[6]   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平衡模拟分析 [J].
王绍强 ;
周成虎 ;
刘纪远 ;
李克让 ;
杨晓梅 .
地理学报, 2001, (04) :390-400
[7]   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研究及其趋势 [J].
王绍强 ;
陈育峰 .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04) :66-74
[8]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粗死木质物动态研究——以中美两个温带天然林生态系统为例 [J].
陈华 ;
M.E.Harmon .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2) :99-104
[9]  
Decomposition of stumps in a chronosequence after clear-felling vs. clear-felling with prescribed burning in a southern boreal forest in Finland[J] . Ekaterina Shorohova,Ekaterina Kapitsa,Ilkka Vanha-Majamaa.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8 (10)
[10]  
Airborne laser scanning-based prediction of coarse woody debris volumes in a conservation area[J] .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