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平衡模拟分析

被引:83
作者
王绍强
周成虎
刘纪远
李克让
杨晓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陆地碳循环; 碳平衡;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2 [环境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陆地碳循环过程 ,基于多年平均气候数据建立陆地碳循环平衡模型 ,并模拟了陆地碳循环平衡状态下 ,我国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的主要碳通量 ,其中 ,东北地区植被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 (NPP)估算为 5.1 6× 1 0 8t C/a,NPP的分布由于受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等植被、气候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 ,总体呈现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 ,东北地区植被潜在年凋落物速率为 5.1 6× 1 0 8t C/a,凋落物年矿化分解速率为 3.61× 1 0 8t C/a,凋落物年腐殖化速率为 1 .55× 1 0 8t C/a,凋落物碳库为 4.67× 1 0 8t C,土壤有机碳年分解速率为 1 .55× 1 0 8t C/a。通过探讨各主要碳库和碳通量的大小以及空间分布特点 ,描绘了东北地区陆地碳循环平衡状态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 NPP、凋落物碳库和土壤碳库的分解速率对于整个陆地碳循环过程是很重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40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王绍强
    周成虎
    李克让
    朱松丽
    黄方红
    [J]. 地理学报, 2000, (05) : 533 - 544
  • [2] 杉木根桩分解过程及几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
    黄志群
    廖利平
    高洪
    汪思龙
    于小军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 41 - 43
  • [3] 内蒙古典型草地CO,NO,CH通量的同时观测及其日变化
    董云社
    章申
    齐玉春
    陈佐忠
    耿远波
    [J]. 科学通报, 2000, (03) : 318 - 322
  • [4] 中国陆地自然植被碳量空间分布特征探讨
    王绍强
    周成虎
    罗承文
    [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3) : 238 - 244
  • [5]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初步研究
    李意德
    吴仲民
    曾庆波
    周光益
    陈步峰
    方精云
    [J]. 生态学报, 1998, (04) : 37 - 44
  • [6] 中国潜在植被生产力的分布与模拟
    李迪强
    孙成永
    张新时
    [J]. 植物学报, 1998, (06) : 77 - 83
  • [7] 我国热带天然林植被C贮存量的估算
    李意德
    曾庆波
    吴仲民
    周光益
    陈步峰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02) : 41 - 47
  • [8] 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C储量和CO2排放量的初步研究
    吴仲民
    曾庆波
    李意德
    周光益
    陈步峰
    杜志鹄
    林明献
    [J].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5) : 25 - 32
  • [9] 我国自然植被生产力功能和地带性结构的气候耦合
    朱志辉
    [J]. 地理学报, 1996, (S1) : 66 - 72
  • [10] 青冈常绿阔叶林的碳素动态
    李铭红
    于明坚
    陈启瑺
    常杰
    潘晓东
    [J]. 生态学报, 1996, (06) : 645 - 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