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广州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5
作者
冯洁娉 [1 ]
姜胜 [1 ]
乔永民 [2 ]
李万霞 [1 ]
关歆 [1 ]
冯佳和 [1 ]
机构
[1] 广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2]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群落多样性; 环境因子; 珠江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3 [水产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2008~2010年对珠江口广州段浮游植物进行了12个航次现场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85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和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e)及其最窄变种(Melosira granulate v.angustissima)为主要优势种,并有明显的季节演替现象。调查期间,珠江口广州段浮游植物细胞数的平均值为5.51×105cells/L,且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存在年间变化。通过比较各年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年均值,结果表明,2010年的生态环境较2008年和2009年好,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稳定。经相关性分析,磷酸盐为调查河口区浮游植物生长繁殖主要影响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珠江河口咸潮期间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 [J].
李开枝 ;
黄良民 ;
张建林 ;
尹健强 ;
罗琳 .
热带海洋学报, 2010, 29 (01) :62-68
[2]   广州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J].
冯洁娉 ;
姜胜 ;
冯佳和 ;
白洁 .
生态科学, 2006, (03) :210-212
[3]   珠江口近海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研究 [J].
戴明 ;
李纯厚 ;
贾晓平 ;
张汉华 ;
陈瑞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8) :1389-1394
[4]   河口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J].
郭沛涌 ;
沈焕庭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39-142
[5]   光照时间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初步剖析——以胶州湾为例附视频 [J].
杨东方 ;
高振会 ;
王培刚 ;
孙培艳 ;
李钦亮 .
海洋科学, 2002, (12) :18-22
[6]  
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M]. 海洋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96
[7]  
The inverted microscope method of estimating algal numbers and the statistical basis of estimations by counting[J] . J. W. G. Lund,C. Kipling,E. D. Cren. Hydrobiologia . 1958 (2)
[8]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2 钱迎倩,马克平.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