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反向走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16
作者
吕晓梅 [1 ]
赵焕彬 [2 ]
张海涛 [3 ]
机构
[1] 河北体育学院
[2]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3] 石家庄市第中学
关键词
反向走; 正向走; 髋角; 膝角; 踝角;
D O I
10.16470/j.csst.2008.04.031
中图分类号
G804.6 [运动生物力学];
学科分类号
040302 ;
摘要
针对反向走的健身理论,研究反向走与正向走时腰部竖脊肌的放电规律、反向走与正向走步态方面的区别。研究表明,反向走时躯干与水平面的前夹角比正向走时小,腰部竖脊肌的积分肌电值明显比正向走时高,增加了竖脊肌活动,改善了竖脊肌的内部协调性,加速了局部血液循环,对健康很有益;正向走时头和躯干晃动的范围大,正向走上体维持稳定性较反向走差,反向走上体稳定性较好;反向走时髋、膝、踝关节活动范围比正向走时大,在脚跟(尖)(离)触地瞬间下肢各关节屈伸肌群能更有效地参加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肥胖人步态生物力学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J].
高原 ;
肖丹丹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08) :1097-1099
[2]   不同频率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形态学与骨骼肌肌电图的影响 [J].
李庆雯 ;
石田寅夫 ;
郭义 ;
桝田文八 ;
马东明 ;
李桂兰 ;
王芬 ;
王广军 .
中国针灸, 2005, (03) :73-76
[3]   振动与非振动力量练习时肌电图变化的比较研究 [J].
许以诚 ;
高炳宏 ;
刘文海 ;
米卫国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4) :54-55+61
[4]   积分肌电对青年男子股四头肌的疲劳评价 [J].
杨晓晔 ;
熊开宇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3) :384-386
[5]   青年女性着高跟鞋平地行走时步态的生物力学研究 [J].
吴剑 ;
李建设 .
体育科研, 2003, (03) :9-11
[6]   蹲跳、反向跳和下落跳的膝关节屈伸肌群肌电信号分析 [J].
周越 ;
王艳萍 ;
张绍岩 ;
刘丽娟 ;
周健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3, (01) :86-90
[7]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影响 [J].
宋兰欣 ;
魏国荣 ;
李红玲 ;
黄明威 ;
黄力平 ;
曲镭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1, (01) :32-34
[8]   肌电、测力、录像同步测试正足背推击踢球技术研究 [J].
张贻琪 ;
郭静如 ;
陈龙官 ;
张薇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2) :51-54
[9]   中老年人步态指标与衰老关系的研究 [J].
赵芳 ;
周兴龙 ;
张振清 ;
刘学贞 ;
曲峰 .
体育科学, 1998, (06) :78-81
[10]   步态时相对称性与假肢穿着者行走功能直观评价的相关分析 [J].
刘永斌,阎宁,赵吉凤,张西林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6, (01)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