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与大国关系发展——冷战后中俄关系的发展动力

被引:1
作者
马超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中俄关系; 地区公共产品; 上海合作组织; 区域合作;
D O I
10.13971/j.cnki.cn23-1435/c.2011.01.015
中图分类号
D822.35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冷战后的中国与俄罗斯关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地区公共产品缺乏促使两国形成良好关系。在两国的交往中,中俄共同创造双方需要的公共产品并将其产品扩展到两国所在的地区之内。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中俄共同创造出来的最大地区公共产品,中俄利用上合组织为平台,继续创造两国所在地区所需的公共产品。在创造并获取地区公共产品之时,中俄关系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中俄关系中的上海合作组织
    赵华胜
    [J]. 和平与发展, 2010, (02) : 37 - 42+68
  • [2] 国际公共产品与地区合作[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建新, 2009
  • [3] 集体行动的逻辑[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1995
  • [4] COLLECTIVE GOOD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RUSSETT, BM
    SULLIVAN, JD
    [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71, 25 (04) : 845 - 865
  • [5] 中俄新型国家关系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典范 .2 李静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2001
  • [6] 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间贸易额8年增长7倍 .2 中国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