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模拟
被引:2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耀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
降水;
水汽输送;
海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和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对1963—2002年中国夏季气候进行模拟,重点分析该耦合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模拟性能以及降水模拟改进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耦合模式对中国夏季雨带分布的模拟明显优于控制试验(单独的大气模式),对长江流域以及华南降水的模拟性能改进尤为明显,同时耦合模式能够更为真实地刻画中国东部地区汛期雨带的移动。对降水的年际变化分析发现,耦合模式模拟的1963—2002年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变率与观测吻合,模拟的夏季长江流域降水与观测降水相关系数达到0.48,模拟的华南夏季降水与观测的相关系数达到0.61,而控制试验结果与观测降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对中国东部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近海海温的相关分析表明,用给定海温驱动的大气模式,并不能正确模拟出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海温的关系,而耦合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长江流域与孟加拉湾、南海以及黑潮区海温的关系,与GISST(全球海冰和海表温度)和观测降水相关关系一致。对水汽输送通量的分析发现,控制试验模拟的水汽输送路径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相比差别较大,耦合模式模拟的来自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强度和路径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一致,提高了耦合模式对水汽输送的模拟能力,从而改善了模式对华南以及长江流域降水的模拟。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前期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6月降水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07, (03) : 393 - 40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亚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ENSO对中国夏季降水可预测性变化的研究[J]. 气象学报, 2007, (01) : 131 - 137高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王永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 [3] 影响我国短期气候异常的关键区:亚印太交汇区[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1) : 1109 - 1118吴国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李建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周天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陆日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朱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穆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段安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任荣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维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于卫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乔方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袁东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中国南方地区冬季风降水异常的分析[J]. 气象学报, 2006, (05) : 594 - 604何溪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分辨率对区域气候极端事件模拟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06, (04) : 432 - 442汤剑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赵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苏炳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6] 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J]. 地理学报, 2006, (07) : 675 - 686江志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李建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杨金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RegCM3模式对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的模拟[J]. 高原气象, 2005, (05) : 714 - 720张冬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白虎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 [8] RegCM3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模拟试验[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3) : 351 - 359刘晓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罗树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张雪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李爱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程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 [9] 中国西北东部地区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特征[J]. 气象学报, 2004, (03) : 365 - 37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培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维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赤道太平洋西风异常与El Nio的关系[J]. 大气科学, 2004, (03) : 441 - 454王彰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邢如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