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中缝-脊髓5-羟色胺能和阿片肽能下行抑制系统在抗内脏伤害性反应中作用的比较

被引:2
作者
杜焕基
赵燕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
关键词
5-羟色胺能; 阿片肽能; 中缝-脊髓下行抑制系统; 纳洛酮; 对氯苯丙胺; 羟甲丙基甲基麦角酰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无麻醉的麻痹猫,以伤害性电刺激内脏大神经传入纤维诱发的连续内脏躯体反射放电为指标,分别刺激腓总神经、延髓中缝大核区以及包括导水管周围灰质、中央中核在内的脑区以产生相应的抑制效应。分别全身与脊髓硬膜内给予纳洛酮以及对氯苯丙胺与羟甲丙基甲基麦角酰胺(Methysergide),观察各种抑制效应的变化。发现:(1)静脉注射纳洛酮虽在不少的动物上能暂时地逆转上述效应,但逆转的程度都是不完全的,硬膜内给药也有类似作用;(2)静脉或腹腔内注射对氯苯丙胺一般能较完全而持久地阻断这些抑制效应,但对腓总神经的抑制效应影响较小,硬膜内给药也有相似的效果;(3)羟甲丙基甲基麦角酰胺(静脉或硬膜内注射)主要阻断腓总神经的抑制效应,对中缝大核的抑制效应影响较小。上述结果显示,阿片肽能和5-羟色胺能下行系统均直接参与内脏痛觉传递的延髓中缝-脊髓调节机制,但后者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内源性镇痛系统 [J].
韩济生 .
生理科学进展, 1981, (02) :104-112
[2]   刺激猫中缝大核对内脏传入引起的皮层眶回诱发电位的抑制效应 [J].
沈锷 ;
马维祥 ;
蓝青 .
生理学报, 1981, (02) :198-200
[3]   前脑某些结构通过延脑中缝-脊髓下行抑制系统对内脏痛反射的调制 [J].
杜焕基 ;
赵燕芳 .
科学通报, 1981, (02) :122-125
[4]   刺激中脑和丘脑内某些结构对内脏躯体反射的抑制及损毁中缝大核的影响 [J].
杜焕基 ;
赵燕芳 ;
郑瑞康 .
科学通报, 1980, (20) :955-958
[5]   脑内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J].
金国章 ;
韩怡凡 ;
俞蕾平 ;
冯洁 ;
汪范生 ;
张振德 ;
张安中 ;
盛美萍 ;
吕燕燕 ;
石国富 ;
王莉娟 ;
胡继旺 ;
黄利群 .
生理学报, 1979, (02) :121-132
[6]   5,6-双羟色胺对猫针刺镇痛的影响——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及荧光组化的研究 [J].
杜焕基 ;
沈锷 ;
董新文 ;
蒋芝华 ;
马维祥 ;
傅(夾贝)文 ;
金国章 ;
张振德 ;
韩怡凡 ;
俞蕾平 ;
冯洁 .
动物学报, 1978, (01) :11-20
[7]   刺激猫中缝核群对内脏躯体反射的抑制效应及其同针刺抑制效应的关系 [J].
杜焕基 ;
赵燕芳 ;
郑瑞康 .
生理学报, 1978, (01) :1-9
[8]   针刺对内脏躯体反射的下行抑制的中枢定位 [J].
杜焕基 ;
赵燕芳 .
中国科学, 1975, (06) :631-639
[9]  
The blockade of bulbospinal inhibition by 5-hydroxytryptamine antagonists[J] . B. V. Clineschmidt,E. G. Andeeson.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 197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