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29
作者
刘海文 [1 ,2 ]
丁一汇 [3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3]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华北; 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我国740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合成分析等方法,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与华北夏季雨带的年代际变化密不可分。在华北夏季降水偏多阶段,华北地区雨带降水量较大,华北雨带能够向西延伸,雨带位置大多数时间能够越过115°E,并且能够接近华北西部边界110°E,位置偏西;而在华北夏季降水偏少阶段,华北雨带降水量偏小,雨带虽然也能够越过115°E,但维持时间不长,且向西延伸并不明显,雨带位置很难接近华北西部边界110°E,位置偏东。华北雨带发生的年代际变化和东亚地区大气环流以及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华北汛期日降水特性的变化分析 [J].
刘海文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 2010, (01) :12-22
[2]   华北汛期的起讫及其气候学分析 [J].
刘海文 ;
丁一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19 (06) :688-696
[3]   中国东部气候年代际变化三维特征的研究进展 [J].
宇如聪 ;
周天军 ;
李建 ;
辛晓歌 .
大气科学, 2008, (04) :893-905
[4]   气候变化的归因和预估模拟研究 [J].
周天军 ;
李立娟 ;
李红梅 ;
包庆 .
大气科学 , 2008, (04) :906-922
[5]   近50年我国持续性暴雨的统计分析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J].
鲍名 .
大气科学, 2007, (05) :779-792
[6]   我国夏季雨带分布类型的集成估算模型 [J].
魏凤英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5) :639-645
[7]   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 [J].
李爱华 ;
江志红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2) :186-193
[8]   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纪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50周年 [J].
魏凤英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736-742
[9]   我国东部的准经向降水带及其成因分析 [J].
汤懋苍 ;
柳苗 ;
朱德琴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 2006, (05) :964-968
[10]   近40年我国东部降水持续时间和雨带移动的年代际变化 [J].
赵平 ;
周秀骥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548-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