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雄性不育材料的生理生化特性初探

被引:17
作者
宋军 [1 ]
张中华 [2 ]
潘光堂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2] 四川省达州农科所
关键词
苎麻; 雄性不育; 可溶性糖; 游离脯氨酸; 蛋白质; 过氧化物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3.1 [苎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苎麻(Boehmeria nivea(L.) Gaud)雌雄性器官发育期取功能叶,现蕾后取幼蕾(直径小于0.4mm)、中蕾(直径0.4-1.2mm)、大蕾(直径大于2.0mm),比较分析苎麻雄性不育材料C26、C4与可育材料B8、B16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育材料在各时期的花蕾中可溶性糖含量都高于可育材料的,以大蕾最为明显,C26比B8高0.58%,C4比B16高0.83%;淀粉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从中蕾期开始,不育材料明显低于可育材料,到大蕾期差异最大(淀粉含量B8/C26为1.81,B16/C4为1.46;游离脯氨酸含量B8是C26的7.35倍,B16为C4的3.94倍);在相同花蕾期,可育材料的POD活性略高于不育材料。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可育材料和不育材料中无明显规律性。这些物质的代谢可能是导致苎麻雄性不育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28 / 4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 [J].
刘金兵 ;
侯喜林 ;
陈晓峰 ;
张静宜 ;
王述彬 ;
潘宝贵 .
园艺学报, 2006, (03) :629-631
[2]   胡萝卜雄性不育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J].
梁艳荣 ;
胡小红 ;
陈源闽 ;
王勇 ;
张艳萍 ;
张少英 .
华北农学报, 2006, (03) :19-22
[3]   苎麻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J].
刘昭铁 ;
熊和平 ;
彭源德 ;
唐守伟 .
材料导报, 2006, (01) :77-80
[4]   辣椒雄性不育“三系”花蕾中3种同工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J].
李莹莹 ;
魏佑营 ;
张瑞华 ;
吕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4) :226-229
[5]   茄子雄性不育系的可溶性糖、淀粉、氨基酸分析 [J].
郭丽娟 ;
申书兴 ;
张成合 ;
陈雪平 ;
武占会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34-36+92
[6]   苎麻主要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J].
朱爱国 ;
喻春明 ;
唐守伟 ;
郭运玲 .
中国麻业, 2002, (06) :8-12+26
[7]   苎麻雄性不育系生化代谢和育性遗传研究 [J].
刘飞虎 ;
梁雪妮 ;
张寿文 .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04) :1-7
[8]   苎麻雄性不育系生理生化特点初步研究 [J].
刘飞虎 ;
梁雪妮 .
中国麻作, 2000, (03) :17-21
[9]   中国苎麻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揭雨成 ;
冷鹃 .
中国麻作, 2000, (03) :14-16
[10]   苎麻雄性不育系育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J].
刘飞虎 ;
梁雪妮 ;
张寿文 ;
黄海泉 .
中国麻作, 2000, (01)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