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雄性不育系育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被引:17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张寿文
黄海泉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
关键词
苎麻; 雄性不育; 不育性鉴定; 不育性遗传;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3.1 [苎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雄性不育性的发现为苎麻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展现了乐观前景。通过田间观察、花粉压片观察、杂交及自交后代育性分离观察 ,鉴定供试苎麻不育系的育性特征和分析育性遗传方式。供试不育系表现为 4种类型 ,Ⅰ型 -无雄蕾 ;∏型 -雄蕾不膨大 ,无花粉粒 ,最后变黄枯落 ;Ⅲ型 -雄蕾可膨大至 1 .6 - 1 .8mm ,淡黄色 ,无可育花粉粒 ,最后变褐枯落 ;Ⅳ -型个别或少量雄蕾可开放 ,但无可育花粉粒 ,其它方面同Ⅲ型。GS1 4- 1、SS370、GSA - 2、GS1 5 - 8和SS387等不育系的育性由 1对隐性核基因和相应的胞质基因所控制 ,属于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已找到不育系的保持系和恢复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鉴定 [J].
崔林 ;
范银燕 ;
徐惠云 ;
李成雄 ;
郭忠贤 .
作物学报, 1999, (03) :296-300+401
[2]   棉花雄性不育性研究进展 [J].
冯纯大 ;
张金发 ;
刘金兰 ;
吴征彬 ;
孙济中 .
棉花学报, 1998, (04) :2-10
[3]  
作物雄性不育化育种[M]. 农业出版社 , 秦泰辰编著, 1993
[4]  
苎麻生理生化与遗传育种[M]. 农业出版社 , 李宗道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