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围封年限对退化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李强
杨劼
宋炳煜
马文红
赵利清
张立欣
侯虹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
关键词
围封; 大针茅草原; 草原生产力; 草原恢复; 碳贮量; 氮贮量;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4.0087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探讨了不同围封年限(6、8、30年)对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变化,以期构建围封年限与草地利用的关系,为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对不同围封年限大针茅草原群落的植被、土壤特征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围封年限草原的生物量、土壤有机碳、氮贮量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与持续自由放牧样地相比,围封后草原的生物量和土壤碳、氮贮量均呈显著增加;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生物量和土壤碳、氮贮量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地上生物碳和土壤有机碳的增加趋于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896 / 9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31]   土地利用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的影响 [J].
李凌浩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4) :13-15
[32]   封育刈割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J].
程积民 ;
邹厚远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8, (01) :36-54
[34]  
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Ⅰ.退化草原的基本特征与恢复演替动力[J]. 王炜,刘钟龄,郝敦元,梁存柱.植物生态学报. 1996(05)
[35]   黄土高原草地合理利用与草地植被演替过程的试验研究 [J].
程积民,邹厚远 .
草业学报, 1995, (04) :17-22
[36]   退化草原围封恢复过程中草场质量动态的研究 [J].
李政海,王炜,刘钟龄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3) :33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