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6”新疆北部特大暴雪过程中的锋面结构及降水机制

被引:38
作者
陈涛 [1 ]
崔彩霞 [2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2] 新疆自治区气象台
[3] 中国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司
关键词
暴雪; 锋生; 地形作用; 云微物理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WRF模式对2010年1月6—7日新疆北部的暴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巴尔喀什湖冷涡与新疆以北南压的冷涡横槽的结合过程,以及相应的中高层急流核传播和发展是造成此次暴雪的关键天气过程,并据此建立了暴雪过程的天气学概念模型。通过温度平流以及锋生函数的诊断表明,地形前方的中尺度辐合对于低层局地锋生有正的贡献,而与潜热释放对应的垂直运动项产生了最强的锋生。进一步通过锋面次级环流的诊断表明,低层锋生强迫的垂直运动较为重要。在地形的影响下,低层冷空气在阿勒泰山前有一定的堆积过程,中高层锋面与低层锋面将发生分裂。由地形因素造成的锋面结构变化对于对降雪的微物理过程有明显影响,6日白天的降水与在地形前爬升的暖性气流以及中高层层云降水有密切关系,但降水量相对较小;6日20时以后地形前方暖平流增强并伴有较为清楚的锋生,而分裂过山的锋面结构形成了明显的冰晶播撒-繁殖机制,降水效率有明显增加,因此在7日白天降雪明显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921 / 9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疆降水概论.[M].张家宝;邓子风主编;.气象出版社.1987,
[2]   “0911”华北暴雪的数值模拟及云微物理特征分析 [J].
吴伟 ;
邓莲堂 ;
王式功 .
气象, 2011, 37 (08) :991-998
[3]   2009年秋季冀中南暴雪过程的地形作用分析 [J].
张迎新 ;
姚学祥 ;
侯瑞钦 ;
李宗涛 ;
裴宇杰 .
气象, 2011, 37 (07) :857-862
[4]   2010年1月新疆北部罕见连续性暖区大暴雪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赵俊荣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5) :117-123
[5]   新疆北部一次持续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J].
刘惠云 ;
崔彩霞 ;
李如琦 .
干旱区研究, 2011, (02) :282-287
[6]  
新疆北部地区一次特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J].郭金强;赵俊荣;.青海气象.2011, 01
[7]   新疆阿勒泰地区一次罕见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J].
庄晓翠 ;
赵正波 ;
张林梅 ;
田忠锋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6) :24-30
[8]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 [J].
周雪松 ;
谈哲敏 .
气象, 2008, (01) :18-26
[9]   2005年11月哈密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阿衣夏木·尼亚孜 ;
孔期 ;
杨贵名 .
气象, 2007, (06) :67-74
[10]   新疆大~暴雪气候特征及其水汽分析 [J].
杨莲梅 ;
杨涛 ;
贾丽红 ;
常涛 .
冰川冻土, 2005, (03) :38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