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被引:10
作者
赵敏 [1 ]
王金秋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 F113.2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学科分类号
0305 ;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正>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新材料等新一代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重塑和对新产业形态的孕育,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变化早已不再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其对人类社会劳动方式和经济社会组织运行过程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对当代资本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时代挑战。新技术在社会直接生产过程和非直接生产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劳资关系、资本间关系以及资本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新技术革命对理论的要求并不局限在当代经济社会研究中,新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与未来社会的关系同样值得探讨。方兴未艾的新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能否提供突破资本主义藩篱、将人类从旧分工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机遇?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69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79 条
[71]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 [J].
李燕 .
改革, 2019, (10) :35-44
[72]   人工智能发展、劳动分类与结构性失业研究 [J].
陈明生 .
经济学家, 2019, (10) :66-74
[73]   共享视野下的劳动关系研究述评 [J].
肖潇 .
山东社会科学, 2019, (10) :158-163
[74]   全球数字劳工研究与中国语境:批判性的述评 [J].
姚建华 ;
徐偲骕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 48 (05) :141-149
[75]   工业机器人投入、劳动力供给与劳动生产率 [J].
宋旭光 ;
左马华青 .
改革, 2019, (09) :45-54
[76]   基于“人工智能+”经济模式创新的分析 [J].
张耘堂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 35 (09) :61-66
[77]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多重效应及影响 [J].
谢璐 ;
韩文龙 ;
陈翥 .
当代经济研究, 2019, (09) :33-41
[78]   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J].
刘军 ;
常慧红 ;
张三峰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4) :35-41+106
[79]   人工智能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J].
李晓华 .
人民论坛, 2019, (S1)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