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物冷害研究的进展

被引:20
作者
王书裕
机构
[1]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冷害; 减数分裂; 开花期; 成熟分裂; 冷害年; 水稻; 杂交稻; 作物;
D O I
10.19517/j.1671-6345.1984.04.01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概况在作物生育期里,因为温度低(0℃至20℃)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并引起减产的自然灾害,称为冷害。我国南北方都有冷害发生,而尤以北方为严重,近年的几个严重冷害年,东北地区粮食和大豆的减产幅度高达百亿斤以上,其中减产最严重的是水稻、高粱,其次为玉米、大豆、谷子,并且因降低种子质量影响第二年的生产。所以,作物冷害是影响地域广、减产幅度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同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较,我国对冷害的研究开始较晚。竺可桢于1964年在“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一文中,指出了冷害影响的存在。同年,冯绍印、朴昌一对吉林省延边地区水稻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中,提出了冷害的概念及歉收年水稻各生育阶段的温度指标,并按照其出现的时间和危害特点划分为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对后季稻减数分裂期冷害指标的研究 [J].
陆熙文 .
气象, 1983, (05) :19-22
[2]   东北地区作物冷害的研究 [J].
孙玉亭 ;
王书裕 ;
杨永岐 .
气象学报, 1983, (03) :313-321
[3]   东北地区水稻农业气候区划 [J].
王书裕 .
吉林农业科学, 1983, (01) :13-21
[4]   黑龙江省大豆合理布局的农业气候依据 [J].
孙玉亭 .
气象, 1983, (02) :29-32
[5]   用非线性规划求防御冷害的最佳复种指数 [J].
何维勋 .
农业气象, 1983, (01) :1-5
[6]   云南水稻冷害的历史考证 [J].
李选周 ;
张坤 .
农业气象, 1982, (04) :5-9
[7]   湖南省大通湖农场杂交晚稻气候生态分析 [J].
谢志明 .
农业气象, 1982, (04) :53-56
[8]   后季稻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 [J].
戴宝泉 .
农业气象, 1982, (04) :14-17
[9]   黑龙江省作物合理布局的气候依据 [J].
孙玉亭 ;
杨志慧 .
地理科学, 1982, (02) :135-142
[10]   东北地区作物冷害区划 [J].
王书裕 .
气象, 1982, (06)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