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物冷害研究的进展

被引:20
作者
王书裕
机构
[1]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冷害; 减数分裂; 开花期; 成熟分裂; 冷害年; 水稻; 杂交稻; 作物;
D O I
10.19517/j.1671-6345.1984.04.01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概况在作物生育期里,因为温度低(0℃至20℃)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并引起减产的自然灾害,称为冷害。我国南北方都有冷害发生,而尤以北方为严重,近年的几个严重冷害年,东北地区粮食和大豆的减产幅度高达百亿斤以上,其中减产最严重的是水稻、高粱,其次为玉米、大豆、谷子,并且因降低种子质量影响第二年的生产。所以,作物冷害是影响地域广、减产幅度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同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较,我国对冷害的研究开始较晚。竺可桢于1964年在“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一文中,指出了冷害影响的存在。同年,冯绍印、朴昌一对吉林省延边地区水稻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中,提出了冷害的概念及歉收年水稻各生育阶段的温度指标,并按照其出现的时间和危害特点划分为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1]  
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区划[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区划协作组编写, 1981
[12]   前期低温对水稻生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J].
吴承杰 ;
冯镇南 .
农业气象, 1982, (03) :32-34
[13]   辽宁省水稻低温冷害及品种热量分区 [J].
董春田 ;
刘政国 ;
吴文钧 ;
刘恒吉 .
中国农业科学, 1982, (06) :50-58
[14]   低温冷害气象型的初步研究 [J].
梁荣欣 ;
沈能展 .
气象, 1982, (02) :26-27
[15]   陕西汉中盆地水稻冷害初探 [J].
许尊伍 .
气象学报, 1982, (01) :89-96
[16]   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冷害规律的研究 [J].
北方主要作物冷害研究协作组 .
气象, 1981, (12) :20-22
[17]   对昭盟低温冷害的看法 [J].
原德瑞 ;
段东林 .
气象, 1981, (11) :23-23
[18]   作物布局的存贮模式 [J].
高素华 ;
章庆辰 .
气象, 1981, (09) :25-25
[19]   辽宁省杂交稻栽培界限的研究 [J].
毕伯钧 .
农业气象, 1981, (04) :11-14
[20]   温光条件对水稻“桂朝二号”生育后期的影响(初报) [J].
李兵 .
农业气象, 1981, (04) :58-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