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辐射计观测2006年春季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杨溯 [1 ,2 ,3 ]
石广玉 [1 ]
段云霞 [4 ]
徐娜 [5 ]
陈林 [5 ]
戴铁 [1 ,2 ]
陈兵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4] 沈阳市气象台
[5] 国家气象卫星中心
关键词
气溶胶特性; 天空辐射计;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6年3~5月天空辐射计观测数据反演得到北京地区春季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参数,包括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0.5μm)、Angstrm指数、单次散射反射比和粒子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春季气溶胶平均光学厚度0.67,Angstrm指数0.54,单次散射比0.88,粒子吸收性质较弱,粒子谱呈双峰形,以粗粒子为主,粗、细模态粒子粒径分别集中在0.17μm和7.7μm左右。相比2004年此次观测期间气溶胶粒径较大,粒子体积浓度较高,散射作用在其消光特性中的比重略有下降。光学厚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日间单次散射比随时间逐渐递减,Angstrm指数在上午递减趋势明显,午后变得稳定。对同时观测的天空辐射计与CE-318不同波长光学厚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得到的光学厚度相关性很好,各波长小时平均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7%。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银川地区气溶胶特性的天空辐射计测量
    刘建军
    郑有飞
    吴荣军
    [J].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 461 - 468
  • [2] 北京沙尘天气的变化特征及其沙尘源地分析
    尹晓惠
    时少英
    张明英
    李靖
    [J]. 高原气象 , 2007, (05) : 1039 - 1044
  • [3] 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直接辐射强迫的研究
    车慧正
    石广玉
    张小曳
    [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5) : 699 - 704
  • [4] 2006年两次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对比分析
    李小龙
    方宗义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3) : 320 - 328
  • [5] 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遥感研究
    夏祥鳌
    王普才
    陈洪滨
    Philippe Gouloub
    章文星
    [J]. 遥感学报, 2005, (04) : 429 - 437
  • [6] 30年来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分布特征分析
    吕达仁
    周秀骥
    李维亮
    罗云峰
    [J]. 大气科学, 2002, (06) : 721 - 730
  • [7] 东亚沙尘源地、沙尘输送路径的遥感研究
    延昊
    王长耀
    牛铮
    张晔萍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 90 - 94+97
  • [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平均状况分析
    罗云峰
    李维亮
    周秀骥
    [J]. 气象学报, 2001, (01) : 77 - 87
  • [9] 从全波段太阳直射辐射确定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I:理论
    邱金桓
    [J]. 大气科学, 1995, (04) : 385 - 394
  • [10] SL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EROSOL SIZE DISTRIBUTION AND REFRACTIVE INDEX AND SURFACE ALBEDO FROM RADIANCE——PART I: THEORY
    邱金桓
    周秀骥
    [J].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1986, (02) : 162 -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