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椰壳活性炭材料的孔结构分析

被引:10
作者
陈女 [1 ]
吴倩 [1 ]
李佟茗 [1 ]
彭宪湖 [2 ]
韩引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化学系
[2] 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化工事业部
关键词
椰壳活性炭; 孔结构; 孔径分布;
D O I
10.16759/j.cnki.issn.1004-017x.2006.11.003
中图分类号
TQ424.1 [活性炭];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为了筛选在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工艺中吸附分离α-甲基苯乙烯的吸附剂,测定了4种椰壳活性炭材料的氮吸附等温线,并用BET模型、t图法、BJH理论等方法对孔结构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2号活性炭为微孔型,具有大量2.3nm以下的孔隙。1号、3号、4号活性炭除了微孔外还含有一定量的中孔。4号活性炭中孔率超过50%,拥有最小的平均中孔孔径,对α-甲基苯乙烯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较适合作为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工艺中α-甲基苯乙烯的吸附剂。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几种植物基活性炭材料的孔结构与吸附性能比较——(I)孔结构表征 [J].
陈凤婷 ;
曾汉民 .
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4, (02) :104-112
[2]   石油焦基活性炭制备工艺对其吸附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J].
杜亚平 ;
毛清龙 ;
张德祥 ;
高晋生 .
新型炭材料, 2003, (03) :225-230
[3]   PAN基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及其孔隙结构解析 [J].
刘振宇 ;
郑经堂 ;
王茂章 ;
张碧江 .
化学物理学报, 2000, (04) :473-480
[4]   活性炭纤维微孔结构的t图法分析 [J].
李国希 ;
刘晓春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27-29
[5]  
赵振国编著.吸附作用应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