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干预效果的初步报告
被引:10
作者:
于强
张欣
余敏忠
柳青
欧杰雄
陈景荣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2]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广州
[3] 广州
来源: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药物疗法;
激光凝固术;
银杏科/药物作用;
视网膜电描记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79.63 [视网膜光凝术及激光在眼外科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212 ;
摘要: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商品名达纳康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 6 0例 6 0只眼 ~ 期 DR患者分为达纳康用药组和对照组。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 (visual evokedresponse image system,VERIS)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术后第 3d和术后第 7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 视网膜光凝术前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年龄、性别组成、血糖、糖尿病病程和 DR病程均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前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lectro- retinogram,MERG)各波的反应密度和 N1、P1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与术前比较 ,术后第 3d用药组 MERG各波大部份象限的潜伏期无显著改变。N1波、P1波、N2波反应密度较术前减小 ,但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小。用药组 N1和 P1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1波和 N2波的黄斑中央 5°区域反应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 7d,两组之间 N1和 P1波潜伏期差异仍有显著性的意义 ;各波反应密度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 结论 达纳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后 ,早期视网膜功能的损害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