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34
作者
陈晨
夏显力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可持续指数; 西部资源型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足迹是衡量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该文运用调整后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西部9个典型性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足迹及其生态承载力,并对各城市资源利用程度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西部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生态赤字,表现出较强的不可持续性,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使得能源用地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量。最后,文中提出了减少生态足迹需求和增强生态承载力供给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修正的生态足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J].
杨海真 ;
李爱梅 ;
叶田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8) :1188-1193
[2]   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牛钰平 ;
石长春 ;
封斌 ;
徐连秀 ;
赵国平 ;
高保山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24 (06) :212-215
[3]   基于本地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评价 [J].
童亿勤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10) :896-902
[4]   关于生态足迹分析若干理论与方法论问题的思考 [J].
白钰 ;
曾辉 ;
魏建兵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493-500
[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石嘴山市生态经济可持续性评价 [J].
李泽红 ;
董锁成 ;
汤尚颖 ;
李斌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41-45
[6]   中国主要农产品全球平均产量的更新计算 [J].
谢鸿宇 ;
叶慧珊 .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76-80
[7]   矿业城市生态足迹变化 [J].
陈秋计 ;
刘昌华 ;
王广军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7, (06) :944-946
[8]   采煤业生态足迹及地区间的差异 [J].
金丹 ;
卞正富 .
煤炭学报, 2007, (03) :225-229
[9]   本国生态足迹指标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J].
顾晓薇 ;
王青 ;
王军 .
东北大学学报, 2006, (10) :1150-1153
[10]   调整的生态足迹方法在辽宁省的应用研究 [J].
李广军 ;
王青 ;
顾晓薇 ;
刘建兴 ;
丁一 .
冰川冻土, 2006, (02) :29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