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被引:11
作者
牛钰平 [1 ]
石长春 [2 ]
封斌 [2 ]
徐连秀 [3 ]
赵国平 [2 ]
高保山 [4 ]
机构
[1] 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2]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
[3] 榆林市环境科技咨询服务部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27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716hm2,人均生态盈余为0.444 hm2,属于较小程度上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近年来榆林市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接近或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宝鸡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刘炜.宝鸡社会科学. 2009(01)
[2]  
宝鸡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刘炜.宝鸡社会科学. 2009 (01)
[3]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植被承载力与植被生态恢复建设 [J].
曹军胜 ;
朱清科 ;
薛智德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01) :39-43
[4]   基于生态足迹的渭南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J].
马彩虹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4) :83-85
[5]   陕西省2004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林波 ;
薛惠锋 ;
蔡琳 ;
寇晓东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3) :174-178
[6]   1993—2004年陕西省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 [J].
吴介军 ;
蔡琳 ;
张秋花 ;
薛惠锋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04-108
[7]   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69-78
[8]   江西省1949-2004年生态足迹演变分析 [J].
黄国勤 ;
祝志辉 .
江西科学, 2006, (05) :292-296+310
[9]   江西省2004年生态足迹及区域差异分析 [J].
叶长盛 ;
刘平辉 ;
陈荣清 ;
吴佳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79-81+134
[10]   包头市2002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J].
郝翠晔 ;
邢恩德 ;
奈民夫·那顺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