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山区耕地资源利用与粮食生产耦合态势——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12
作者
李智国
杨子生
王伟
机构
[1] 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资源利用; 粮食生产; 耦合状态; 耦合度; 山区;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8.04.020
中图分类号
F326.1 [种植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由人口、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生产技术、政策等因素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明确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内在耦合机制基础上,构建耕地利用综合指数和粮食生产综合指数,建立系统耦合状态评价模型,计算耦合度,以确定和识别云南省近10年以来两系统的演化状态及二者间的耦合过程,并对未来的耦合态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云南省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耦合度一直高达89°以上,属高度不协调关系;近10年来的耦合关系虽呈协调发展演进之势,但其速度极其缓慢;预测结果显示,2025年耦合度仍达81°以上,未来云南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的协调发展还将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410 / 4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张振杰 ;
杨山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7, (02) :88-92
[2]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J].
荀文会 ;
刘友兆 ;
吴冠岑 .
经济地理, 2007, (01) :141-144
[3]   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 [J].
张富刚 ;
刘彦随 ;
王介勇 .
资源科学, 2007, (01) :16-20
[4]   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 [J].
吴文恒 ;
牛叔文 .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2) :81-86+96
[5]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1) :47-51
[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乔标 ;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2005, (11) :211-217
[7]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
[8]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J].
李崇明 ;
丁烈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1) :134-139+144
[9]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 [J].
吴勤堂 .
管理世界, 2004, (02) :133-134+136
[10]   农业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 [J].
朱鹤健 ;
何绍福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58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