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7
作者
张振杰 [1 ]
杨山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区域规划研究所
[2] 南京师范大学城镇规划与景观设计中心
关键词
城乡耦合地域系统; 非线性模型; 耦合度; 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在总结国内外城乡双系统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引入城乡耦合地域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通过耦合度揭示各系统要素在城乡耦合界面上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并以南京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项指标中提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协调程度、资源设施配给率、环境负反馈机制等4项主因子对其进行耦合度实证辨析,得出南京城乡相互作用及不同时期两种扩张所处阶段,进一步明晰了南京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空间演变规律,为科学规划和管理边缘地域提供了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乔标 ;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2005, (11) :211-217
[2]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J].
洪敏 ;
陈焕伟 .
农村经济, 2004, (09) :35-36
[3]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居住状况分析 [J].
杨帆 ;
阎小培 .
城市问题, 2000, (04) :21-25
[4]   城乡边缘带的人口空间组织 [J].
孙胤社 .
经济地理, 1995, (02) :70-75
[5]   北京城市边缘交通事故地理研究 [J].
程连生,冯嘉苹 .
经济地理, 1995, (01) :98-104
[6]   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 [J].
武进 ;
马清亮 .
城市规划, 1990, (02) :38-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