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独岭坳遗址红烧土中稻谷印痕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文绪
席道合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湖南省株洲市文物管理处北京,湖南株洲
关键词
考古学; 红烧土; 水稻; 品种演化;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1.04.019
中图分类号
S511.0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扫描电镜对独岭坳遗址红烧土中解剖出来的 15粒稻谷印痕进行了观察研究 ,发现其粒形似籼而双峰乳突纵横排列特征近于粳稻 ,尚留有茶陵野生稻的某些特征 ,推测属于二向演化的原始小粒栽培粳稻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古栽培稻的研究 [J].
张文绪 .
作物学报, 1999, (04) :408-417
[2]  
茶陵独岭坳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席道合;陈晓华.湖南考古辑刊.1999, 00
[3]  
试论独岭坳与磨山遗址的分期、年代及文化属性.[J].席道合.湖南考古辑刊.1999, 00
[4]   水稻稃面双峰乳突的研究 [J].
张文绪 ;
裴鑫德 .
作物学报, 1998, (06) :691-697
[5]   湖南道县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初步研究 [J].
张文绪 ;
袁家荣 .
作物学报, 1998, (04) :416-420
[6]   澧县梦溪八十垱出土稻谷的研究 [J].
张文绪 ;
裴安平 .
文物, 1997, (01) :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