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生育期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42
作者
成林 [1 ,2 ]
李彤霄 [1 ,2 ]
刘荣花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 主要生育期; 气候变化; DSSAT-CERES Wheat模型; 气象因子; 日最低气温;
D O I
10.13930/j.cnki.cjea.161054
中图分类号
S162.53 [];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分析不同生育期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河南省3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气象资料、1981—2014年冬小麦发育期及产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与DSSAT-CERES Wheat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冬小麦播种—返青、返青—抽穗、抽穗—成熟3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是播种—返青期日照时数按40.09 h·(10a)-1的速率显著减少(P<0.05),返青—抽穗期平均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最低气温同时大幅升高。冬小麦幼穗分化随着抽穗前日最低气温的升高按2.9 d·(10a)-1的速率而提前结束,返青前气候变化对后续生育进程有持续影响,气象因子与播种—抽穗期、播种—成熟期持续日数以负相关关系为主。两种分析方法均表明:当前河南麦区播种—返青期气候变化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在一定范围内甚至有增产作用,气象因子贡献率平均为0.758;返青—抽穗期气候变化使穗密度和穗粒数平均减少2.74%和3.94%,大于抽穗—成熟期。不同生育期气候变化情景下,冬小麦高产和稳产均受影响,代表站点播种—返青、返青—抽穗、抽穗—成熟期分别平均减产1.6%、6.3%和4.8%,其中播种—返青、抽穗—成熟期影响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日最高气温,而返青—抽穗期是日最低气温。
引用
收藏
页码:931 / 9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尹朝静
    李谷成
    高雪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 (06) : 89 - 94
  • [2] 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小麦生产潜力定量模拟与分析
    李国强
    陈丹丹
    张建涛
    冯晓
    任德超
    郑国清
    [J].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36 (04) : 507 - 515
  • [3] 粮食作物对高温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阈值研究进展与展望
    赵鸿
    王润元
    尚艳
    王鹤龄
    张凯
    赵福年
    齐月
    陈斐
    [J]. 干旱气象, 2016, 34 (01) : 1 - 12
  • [4] 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变化及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钱永兰
    毛留喜
    周广胜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1) : 226 - 235
  • [5] 定量评估极端天气影响农业总产值的方法
    郁珍艳
    李正泉
    高大伟
    张育慧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 12 (02) : 147 - 153
  • [6]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对冬前积温变化的响应
    吕丽华
    梁双波
    张丽华
    贾秀领
    董志强
    姚艳荣
    [J]. 作物学报, 2016, 42 (01) : 149 - 156
  • [7] 花后高温和干旱对冬小麦光合、抗氧化特性及粒重的影响
    杨晓娟
    居辉
    王治世
    郭安廷
    杨佑明
    [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07) : 958 - 963
  • [8]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灌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傅晓艺
    何明琦
    史占良
    赵彦坤
    王秀堂
    郭进考
    [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35 (06) : 867 - 872
  • [9]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产量和耗水的影响及品种适应性评估[J]. 胡实,莫兴国,林忠辉.应用生态学报. 2015(04)
  • [10] 越冬前增温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吕风荣,岳俊芹,马富举.应用生态学报.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