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长管蚜在3个小麦品种上取食行为的EPG比较

被引:21
作者
胡想顺
赵惠燕
胡祖庆
李东鸿
张宇红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小麦; 麦长管蚜; 抗蚜机制; EPG; 取食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水平的小麦品种苗期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机制。【方法】用EPG技术对麦长管蚜在3个小麦品种苗期的取食行为进行检测。【结果】麦长管蚜在品种Ww2730上口针开始接触叶面时间显著晚于小偃22和Batis,第1次持续刺探前的刺探次数显著多于小偃22和Batis,开始刺入叶面后第1次刺探的持续时间极显著短于小偃22和Batis;在Ww2730和小偃22上的PdⅡ-1的平均时间显著长于Batis;Ww2730上C波阶段2个Pd波间的间隔平均时间显著大于另外2个品种;在Ww2730木质部取食(G波)的次数和时间显著大于其它2个品种;Batis上的点G波的次数极显著地高于Ww2730,而平均持续时间极显著短于小偃22和Ww2730;在Batis和小偃22上E1波的总时间,E1波的最大值、跟随E2波的E1波的平均时间均显著大于Ww2730;3个品种间第1次E1波持续的时间差异不显著,但Ww2730和小偃22上其它E1波持续的时间极显著少于Batis;3个品种上其它波形参数,包括F波的次数和总时间、E2波的次数和总时间没有差异。【结论】Ww2730抗麦长管蚜机制可能在于表皮有取食抑制因子,叶肉细胞壁较厚,韧皮部存在次生物质和(或)营养不平衡。小偃22苗期的抗蚜机制为叶肉部细胞壁较厚,细胞密度大。麦长管蚜适应Ww2730抗性的策略可能是在第2次取食时采取了减少在有毒次生物中的暴露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989 / 19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J].
胡想顺 ;
刘小凤 ;
赵惠燕 .
植物保护, 2006, (03) :1-4
[2]   春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J].
于洋 ;
庞保平 ;
高书晶 ;
夏春颖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2) :354-356
[3]   麦蚜取食行为特殊刺探电位波形图(EPG)研究初报 [J].
胡想顺 ;
赵惠燕 ;
Udo.Heimbach ;
Thomas Thieme ;
李东鸿 ;
胡祖庆 ;
张宇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S1) :22-24
[4]   小麦抗蚜育种研究进展 [J].
武予清 ;
李素娟 ;
刘爱芝 ;
李世功 .
河南农业科学, 2002, (02) :19-20
[5]   茉莉酸诱导小麦幼苗对麦蚜取食行为的影响 [J].
刘勇 ;
陈巨莲 ;
倪汉祥 ;
胡萃 .
植物保护学报, 2001, (04) :325-330
[6]   小麦不同生育期抗蚜机制研究 [J].
张志勇 ;
李素娟 ;
张屹东 ;
王兴运 ;
李世功 ;
不详 .
华北农学报 , 2000, (01) :57-61
[7]   小麦品种对麦蚜主要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 [J].
仵均祥 ;
姜金虎 ;
沈宝成 ;
苏小记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64-68
[8]   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抗性的动态分析 [J].
侯有明 ;
冯宝成 ;
刘绍友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5) :60-63
[9]   Xylem ingestion by winged aphids [J].
Powell, G ;
Hardie, J .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2002, 104 (01) :103-108
[10]   Anomalous stylet punctures of phloem sieve elements by aphids [J].
Tjallingii, WF ;
Gabrys, B .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1999, 91 (01) :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