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栓标志物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研究

被引:1
作者
丁芳林
刘丛
机构
[1]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内皮细胞; 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栓; 标志物; 血小板; α颗粒膜糖蛋白; 溶酶体膜糖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血栓标志物(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活性AT:A,纤溶酶原活性PLG:A)水平变化和血小板活化状态标志物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及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阳性表达率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发色底物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7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中45例合并血管病变)和39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D-D、vWF、AT:A、PLG:A水平和CD62P及CD63阳性表达率。结果糖尿病组D-D、vWF水平和CD62P、CD63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0.01),AT:A、PLG: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及0.01)无血管病变者PL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血管病变者各标志物与无血管病变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0.01)。相关分析D-D水平与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62P、CD63之间呈正相关(r=0.673,P<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由此引起血小板活化、血液高凝和血栓前或血栓状态;D-D、vWF、AT:A、PLG:A、CD62P、CD63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情况,检测其水平对其诊断、观察病情及防止血管病变和血栓的发生发展均有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老年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J].
蔡吕成 ;
丁毅鹏 ;
何海武 .
中国热带医学, 2006, (08) :1417-1418
[2]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凝血-抗凝活性的研究 [J].
覃绍鹏 ;
黄锦雄 ;
韦秀英 .
血栓与止血学, 2006, (02) :67-69
[3]   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变化的试验分析附视频 [J].
郑彤 ;
肖纯 ;
何军 ;
陈念祖 ;
刘洪斌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2, (05) :33-35
[4]   脑梗死、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及其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反应的研究 [J].
韩悦 ;
王兆钺 ;
白霞 ;
阮长耿 ;
朱明清 ;
王爱青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0, (03) :129-131
[5]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J].
韩悦 ;
王兆钺 ;
王爱青 ;
朱明清 ;
吕国萍 ;
茅丹 ;
蔡鑫元 ;
赵益明 ;
阮长耿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9, (03)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