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养”到“参与”:中国残疾人社会保护政策的演变

被引:13
作者
杨立雄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残疾人; 社会保护政策; 居养; 社会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69 [残疾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考察了中国残疾人社会保护政策的发展历史,将其概括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居养"阶段和"参与"阶段。居养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人道主义和仁政,以院舍收养作为残疾人社会保护的主要方式,导致残疾人的社会隔离;权利模式的理论出发点是平等和权利,通过构建权利体系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参与权,从而实现残疾人的社会回归。目前,中国残疾人社会保护正从"居养"政策向权利政策转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程凯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03) :201-205
[2]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J].
许琳 ;
张艳妮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80-84
[3]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宏观思考 [J].
郑功成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84-88
[4]   中国残疾人就业政策的结构与扩展 [J].
杨伟国 ;
代懋 .
学海, 2007, (04) :48-55
[5]   农村残疾人生存状况调查——中部地区某省千户调查问卷分析 [J].
郑一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6) :46-53
[6]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J].
郭丽云 ;
戴红 ;
侯淑芬 ;
李玫 ;
夏其乐 ;
刘洋 ;
郑德金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05) :422-425
[7]   试论新残疾人观及其对残疾人工作的启示 [J].
冬雪 .
中国特殊教育, 2005, (07) :7-11
[8]   明清时期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 [J].
王卫平 .
江海学刊, 2004, (03) :135-140+223
[9]   清代社会救济制度初探 [J].
徐道稳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2) :13-15
[10]   清代江南地区的乡村社会救济——以市镇为中心的考察 [J].
王卫平 ;
黄鸿山 .
中国农史, 2003, (04) :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