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对三峡库区两种岸生植物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和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水下光合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罗芳丽
曾波
叶小齐
陈婷
刘巅
机构
[1]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秋华柳; 野古草; 水淹; 水下光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了阐明水淹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和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水下光合作用的影响,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发生情况,考察了在不同水淹处理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实验设置了对照(不进行水淹,常规供水管理)和2m深度水淹(植株置于水中,植株顶部在水面下2m)2个不同的水淹深度和5、15、20、40d和60d等5个不同的水淹时间处理,采用Chlorolab-2液相氧电极(英国Hansatech公司生产)测定了在不同水淹时间和水淹深度处理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水淹60d后,秋华柳和野古草的存活率均为100%,而典型的陆生植物香樟和马唐分别在水淹40d和15d后全部死亡。(2)在相同的水淹时间和水淹深度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速率(放氧速率)显著高于典型的陆生植物(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和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3)在长期水淹的条件下,秋华柳和野古草仍具有水下光合的能力。在水淹60d后,水淹2m的秋华柳和野古草植株的水下放氧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的水下放氧速率,但仍具有水下光合的能力,其水下光合速率分别为0.202μmol.m-.2s-1和0.139μmo.lm-.2s-1。同时,研究也表明在水淹40d和60d后,秋华柳表现出比野古草强的水下光合能力。研究表明,秋华柳和野古草在存活率和水下光合方面对长期水淹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是可以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优良植物物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964 / 19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三峡库区岸生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光合作用对水淹的响应 [J].
罗芳丽 ;
王玲 ;
曾波 ;
叶小齐 ;
陈婷 ;
刘巅 ;
张艳红 ;
Arnd Kuhn .
生态学报, 2006, (11) :3602-3609
[2]   长期水淹对秋华柳(Salixvariegata Franch)根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J].
张艳红 ;
曾波 ;
付天飞 ;
叶小齐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153-156
[3]   三峡库区消落带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J].
袁辉 ;
王里奥 ;
詹艳慧 ;
黄川 ;
胡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49-253
[4]   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对水淹逆境的生殖响应 [J].
付天飞 ;
曾波 ;
叶小齐 ;
孟金柳 ;
张艳红 ;
吴国平 ;
卢立霞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325-328
[5]   氧电极法测叶片光合作用技术探讨 [J].
李德耀 ;
邱国雄 ;
沈允钢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2, (05) :23-25
[6]  
植物逆境细胞及生理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利容千,王建波主编, 2002
[7]  
植物生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潘瑞炽主编, 2001
[8]  
生物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沈同等 编著, 1991
[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 1983
[10]   How plants cope with complete submergence [J].
Voesenek, LACJ ;
Colmer, TD ;
Pierik, R ;
Millenaar, FF ;
Peeters, AJM .
NEW PHYTOLOGIST, 2006, 170 (02) :21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