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的“关系”逻辑——“伦”字界说及其内在理路

被引:20
作者
秦鹏飞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伦; 亲亲尊尊; 恩义;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20.01.004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本文在潘光旦先生对"伦"字研究的基础上对儒家关系理论进行了思想史探源,展现其从"类别"到"关系"、从"经验"到"伦理"的逻辑演绎过程。借助对儒家相关典籍的进一步分析,本文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五伦"概念与"亲亲""尊尊"两个原则有关。这两个原则在日常实践中又表现为对"恩"和"义"的考量,这种考量区分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不同的行动原则。由此,本文深化了对"五伦"在经验上的概括性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100+244 +244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四书章句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
[2]   孟子“五伦”说考议 [J].
梁韦弦 .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3, (02) :36-41+30
[3]   五伦五德源流 [J].
章启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3) :82-87
[4]   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 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 [J].
周飞舟 .
社会, 2015, 35 (01) :26-48
[5]  
白虎通疏证. 陈立. 中华书局 . 2014
[7]  
礼记.檀弓. 孔颖达. . 1999
[8]  
论语.子路. 朱熹. . 2014
[9]   春秋时期的人文思潮与道德意识 [J].
陈来 .
中原文化研究, 2013, (02) :5-19
[10]   孟子“五伦”说考议 [J].
梁韦弦 .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3, (02) :36-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