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冬油菜种植适宜性及影响因子评价

被引:17
作者
周冬梅 [1 ]
张仁陟 [1 ,2 ]
孙万仓 [3 ]
张军 [1 ,2 ]
王鹤龄 [4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4]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甘肃省; 冬油菜; 种植适宜性; 适宜种植区域; 气象因子; 最大熵模型;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随着气候变化、油菜栽培技术的进步和油菜新品种的育成推广,我国传统油菜生产格局和种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甘肃省冬油菜的种植地带也随之向北扩展,种植的海拔高度抬升,种植面积和产量显著增加。研究甘肃省冬油菜种植适宜性,对改进甘肃省油菜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获取多年田间试验数据,初步筛选9个影响冬油菜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采用基于DEM的小网格法建立9个影响冬油菜种植分布的潜在气象因子空间分布图层,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大熵模型和GIS空间分布技术,构建冬油菜潜在分布模型,分析影响甘肃省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及其特征,评价甘肃省冬油菜种植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冬油菜种植分布概率为0~0.89,按其分布概率可将甘肃省冬油菜种植区域划分为不适宜种植区域、次适宜种植区域、适宜种植区域和最适宜种植区域,可以种植冬油菜的区域占甘肃省总面积的60%,大于实际冬油菜种植面积,冬油菜在甘肃省种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按照9个潜在气象因子对冬油菜种植分布贡献率的大小,确定影响甘肃省冬油菜种植分布的6个主导气象因子及其阈值为:负积温≥-800℃,最冷月最低温度≥-20℃,最冷月平均温度≥-15℃,年平均温度≥4℃,极端低温≥-28℃,50 mm≤生育期降水量≤200 mm。并以此指导甘肃省冬油菜种植布局,调整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民优化种植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697 / 7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陕西油菜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与精细化区划 [J].
梁轶 ;
李星敏 ;
周辉 ;
朱延年 ;
颜胜安 .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 (01) :50-57
[2]   我国油菜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和措施分析 [J].
张树杰 ;
王汉中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34 (01) :114-122
[3]   甘肃省旱作区越冬作物对气候暖干化的响应及其原因研究 [J].
王鹤龄 ;
王润元 ;
张强 ;
牛俊义 ;
蒲金涌 ;
赵鸿 .
冰川冻土 , 2011, (05) :1040-1045
[4]   基于空间插值分析的指标空间化及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划研究 [J].
石淑芹 ;
陈佑启 ;
李正国 ;
杨鹏 ;
吴文斌 ;
汤芳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08-414
[5]   北方旱寒区北移冬油菜生长发育特性 [J].
孙万仓 ;
武军艳 ;
方彦 ;
刘秦 ;
杨仁义 ;
马维国 ;
李学才 ;
张俊杰 ;
张鹏飞 ;
曹建明 ;
孙佳 .
作物学报, 2010, 36 (12) :2124-2134
[6]   基于GIS的湖北省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J].
闵程程 ;
马海龙 ;
王新生 ;
王丽玲 .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04) :570-574
[7]   GIS技术在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进展 [J].
王连喜 ;
李欣 ;
陈怀亮 ;
李琪 ;
余卫东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4) :361-364
[8]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J].
刘彦随 ;
刘玉 ;
郭丽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4) :905-910
[9]   河南省夏玉米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 [J].
余卫东 ;
陈怀亮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 33 (02) :14-19
[10]   几种预测入侵物种分布模型的比较 [J].
姜隽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08) :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