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等六种药物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被引:18
作者
曹鸿鹏
陶佩珍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北京
关键词
癌,肝细胞; 2.2.15细胞; 肝炎病毒,乙型; 肝炎抗原,乙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 (3TC)等 6种药物对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体外药效评价及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系 2 2 15细胞 ,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及乙肝病毒DNA(HBV DNA)的含量作为药物抗HBV效果的观察指标。结果  (1) 6种药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 2 2 15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抑制作用很弱或无抑制 ;(2 )HBV DNA定量检测拉米夫定和 2′3′ 二脱氧 3 氟鸟苷 (FLG)对HBVDNA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半数有效剂量 (IC50 )分别为 0 31μmol/L ,0 5 3μmol/L ,阿昔洛韦(ACV)和α 干扰素 (α IFN)之IC50 分别为 0 33mmol/L、96 18U/ml,膦甲酸钠 (PFA)和利巴韦林 (RBV)最大无毒浓度无任何抑制作用。结论 抑制HBsAg与HBeAg的病毒蛋白表达活性与抑制HBVDNA活性无一致相关性 ,以HBVDNA指标更能反映化合物的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疗效 [J].
姚光弼 ;
王宝恩 ;
崔振宇 ;
姚集鲁 ;
曾明德 .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9, (02) :80-83
[2]  
医学病毒学基础及实验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黄祯祥 主编, 1990